很多妈妈在喂养宝宝的时候,总担心宝宝吃不饱,尤其是喜欢跟同龄宝宝对比,总感觉自己宝宝长得不够高不够壮,是不是母乳不够,要不要再加点奶粉,殊不知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不同,身高体重自然也不同。
记得同事之前提过,他们家二宝4个月时候,体重已经高达18斤了,整个人特别胖,胳膊像莲藕一样,一节一节的,要知道6个月宝宝的正常体重标准是5.7-7.6kg,比标准内的最高体重还胖了很多,别家宝宝“三翻六坐七牙八爬”,他们家宝宝因为太胖,4个多月了还不会翻身。后期的坐立爬行都比普通宝宝要晚很多。
宝宝为什么会这么胖呢?主要还是奶奶的喂养方式造成的。同事产后母乳不太多,所以宝宝是混合喂养的。月子期间喂的还挺好,但是出了月子后,因为太过忙碌,同事提前上班了,宝宝交给了奶奶。
奶奶的喂养方式就是,宝宝一哭就得喂奶,不管宝宝是不是刚吃过,只要哭了必须得喂。因为奶奶认为,宝宝顿顿喝奶,就跟水似的,喝完一泡尿就没了,不勤着喂宝宝会饿坏的。
为什么中国长辈喜欢把宝养胖?
很多长辈都有“能吃是福”的观念,希望宝宝能多吃一口是一口,看着宝宝把自己准备的东西都吃掉,然后变胖,自己会很满足。
还有可能是,长辈认为胖宝宝才是好的,瘦就是不健康。宝宝不胖,在外人看来就是自己带的不好,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喂养习惯。
殊不知,这种爱最后可能害了宝宝。
过度喂养有哪些危害?
1、导致大脑早衰
宝宝的消化道本就窄小,喂养过多就会导致扩张。本就有限的血液和氧气如果短缺,就需要从大脑中运送,时间长了可能造成大脑缺血甚至早衰。
更有科学研究表明,当孩子吃得过多之时会分泌出造成大脑早衰的物质,情况严重甚至会使宝宝的智力发育迟滞。
2、增大肥胖几率
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如果喂养过度,长到5~6岁患有肥胖症的概率更高。
过度喂养,影响宝宝大脑发育!看这3点,自测宝宝有没有过度喂养
1、经常吐奶
吐奶对新生儿来说很正常,但是经常性的吐奶,就要考虑是不是过度喂养了。
新生儿的肠胃没办法容纳那么多的食物,所以就会吐奶。经常性吐奶,会影响新生儿的肠胃发育。
2、大小便不正常
一般来说,宝宝吃得多,排泄物也会多。如果发现,在自己平常喂养方式下,宝宝出现大小便不正常的情况。
吃得多,消化系统跟不上就会出现吃得多拉得少,或则便便颜色是绿色或则是有泡沫,那有可能就是过度喂养了。
3、容易肠胀气
如果宝宝肚子鼓鼓的,而且还很爱哭闹。其实这就是肠胀气的表现,也叫肠绞痛。一般都是过度喂养导致宝宝积食的。
3岁以内的宝宝正是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期,吃好辅食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辅食是否吃得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智力发育、身体长高、免疫力强弱,因此,想要喂养出健康聪明,免疫力强,不爱生病的宝宝,一本好的辅食书籍必不可少。
这下问题又来了,很多宝妈由于经验缺乏,或是相关的育儿知识不足,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宝宝的脾胃进行调理,那应该怎么办呢?
这里向家长推荐一本权威性的辅食书《辅食每周吃什么》,这本书医院营养医师、营养学硕士刘长伟老师,这本书得到了育儿专家张思莱等人的大力推荐。
这本书从宝宝六个月添加辅食开始,一直到孩子三岁的食谱都有了,并且详细到每一周每一天的食谱安排。
比如10月龄孩子一周的食谱举例,比如周一第一顿喝奶粉或是母乳加餐一块苹果,第二顿吃奶粉或母乳,第三顿吃生菜软米饭,第四顿吃母乳或奶粉加餐一个淸甜翡翠羹,第五顿吃鸡胸肉软粥,第六顿喝奶粉或母乳……
而且每一道辅食都有很详细的制作方法,比如准备的时间,烹饪的时间,难易指数,以及需要的食材,具体做法,能给孩子补充什么营养等。
妈妈根据宝宝的月龄,选择合适的辅食来制作,宝宝也能吃得好长得快。买回来的妈妈都给了本书很高的评价,对于新手妈妈很友好。一本好书在手,喂孩子吃辅食心里就有了底。
如何循序渐进,营养丰富地给孩子做辅食,完全不用家长操心,因为每一周的食谱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家长只要跟着做,美味营养的辅食就能满足孩子的胃口。
总之,这本厚厚的《辅食每周吃什么》图文并茂,道辅食花样多,营养全,并详解每一种辅食所含的营养成分和作用,孩子爱吃,大人易学。
这本书配有视频,老人用起来也很方便。
价格也很便宜,只要69,就能保证孩子辅食的营养均衡,何乐不为?
《辅食每周吃什么》可以用三年。给孩子的辅食书一定要正版,因为孩子的健康是无价的。
正在备孕或已经怀孕的准妈妈们,还有已经生下小宝宝,正准备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家长们,想了解这本《辅食每周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