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气温骤降脑卒中病患激增,专家主要是5大因 [复制链接]

1#

上周,冷空气频繁刷着“存在感”,气温也如同坐上了“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一个字,冷~

前两天,阳光的忽然回归,打了昆明人一个“措手不及”,主城区的最高气温,回升到了22℃左右,暖和了不少。

但是秋裤还没收起,又有大降温,本周全国多地开启冰冷周,气温持续低迷,未来三四天,最低气温或将跌破10℃,创今年下半年来的新低。

气温骤降,除了“冻手冻脚”的不适体感,往往还是脑卒中的高发期,“受天气影响,脑梗、心梗等患者明显增多,不少科室日均门诊量均增加两三成,断崖式降温”对于体质弱的心脑血管老年患者可谓“雪上加霜”。

01

气温骤降,为何心脑血管病患者激增?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脑梗)和出血性两大类,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

柳叶刀全球卒中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每4个25岁以上的人,就有1个会发生脑卒中。脑卒中也是中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其中缺血性卒中占所有卒中的75%~90%,低温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与冷空气关系极为密切,而生活中这5大因素是帮凶:

1、忽视血压高

冷空气的刺激激活了交感神经系统,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引起周围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加低温的刺激使得血管收缩,使血压增高,同时也使得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加速了血栓的形成。

尤其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研究数据表明,气温每降低1℃,收缩压升高1.3毫米汞柱,舒张压升高0.6毫米汞柱。若血压控制不利,易导致急性脑梗死、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甚至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

2、运动少,体内水分缺失

另外,天气寒冷,人也变得懒散,很少运动,干燥的气候等因素,造成人体水分消耗增多,容易造成体内缺水,血液粘稠度高,血流减慢,最后血容量不足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

3、情绪波动大

遇到事情情绪起伏也很大,这类情绪不稳定的人,就会影响到自己的血压和心率,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4、压力太大

物质条件越来越丰盛的今天,人的精神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尤其是既要工作,又要照顾一家老小的中年人。

如果经常压力过大,人体的神经系统就会受到影响,导致精神长期紧张紧绷,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也会出现问题,甚至各个功能发生紊乱和失衡,就极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还会诱发猝死。

5、不注意饮食

现在生活条件各方面都提高了不少,饮食也更加丰富,很多人喜欢吃各种烧烤,动物内脏,油炸食物快餐等,导致很多人年纪轻轻就血脂异常。

02

防治脑卒中,这些要点需谨记!

目前仍在降温过程中,最好每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