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体检发现ldquo多发性脑梗死rd [复制链接]

1#

ISCHEMIC

STROKE

/

/

/

随着中老年人群的增加和医疗条件和保健意识的提高,相信很多人都医院做个检查,看看自己的心脑血管有无异样,而在做了脑CT或脑磁共振后,相当部分的老年人会发现自己的报告上赫然写着“多发性脑梗死”或“多发性缺血灶”的结论,对于此,很多人不知所措,认为自己得了“脑梗死”,问题严重了,而倍感压力,并且还有部分人会生出疑问,“我都得了‘多发性脑梗死’了,为什么没有瘫痪等症状呢?”今天,苏大一附院神经内科徐教授团队医生就为大家普及一下相关知识,如果您或亲朋有此类问题,可以留心查看或转发给需要的人,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健康问题,并学会如何应对的方法。

01

多发性脑梗死

首先,需要说明,“多发性脑梗死”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疾病名称,准确的说,它是CT/磁共振等医学影像学上的诊断名词,说白了,就是通过CT或磁共振等“拍片子”检查中所看到的影像现象,即发现了多个考虑是脑梗死的病灶,当然,这里面也结合了片子主人的性别年龄以及“三高”病史等相关的基本情况,主要还是根据片子观察到的问题进行的“看图说话”的描述性诊断。

02

到底发现多少梗塞病灶算是“多发性脑梗死”?

既然多发性脑梗是基于影像学片子上的诊断结果,那么这个“多发性”到底是多到什么程度才能算“多发”?一般情况下,当医生们在片子上看到2个或2个以上的梗塞病灶的时候,就可以报“多发”了。

03

多发性脑梗死常见吗?

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等“三高”慢性病或者长期吸烟或大量饮酒的中老年人,多发性脑梗塞检出率还是比较高的。如果有人问,这个比例大概是多少?我们查阅资料也没有查出很权威的数据。据年版《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可知,全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患有脑出血、脑梗塞等脑血管病的总患病率约为/10万人。但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这个比例将会大大升高。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年龄大于60岁且患有“三高”或有长期烟酒使用史的老年人的影像学检查,特别是磁共振检查报告中,存在脑梗塞的人占多数,其中梗塞“多发”的情况占有相当比例。

04

“多发性脑梗死”只是中老年人才会得吗?

不是。

脑梗塞是种种原因造成的脑部的动脉血管堵塞造成的脑组织缺血性疾病。除了最常见的原因——动脉硬化之外,还有血管炎、肿瘤、血管畸形等多种原因也可能引起。此外,由于基因、吸烟酗酒、“三高”年轻化等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即使是年轻人会有发生动脉硬化的情况。所以,青年脑梗塞在临床上尽管不如中老年病例多,但绝不罕见。

“多发性脑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有何区别和联系?

这两个医学名词,并不是同一维度上的设定,“多发性脑梗死”侧重于影像学结果中对于梗塞病灶数目的判读,“腔隙性脑梗死”侧重于对于梗塞病灶大小的判读。也就是说,“多发性”的梗塞灶可以是“腔隙性”的,也可以是病灶体积更大的梗塞。

关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详细科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以下相关链接↓↓↓

头颅CT和磁共振检查发现腔隙性脑梗死,是非常严重吗?

05

“多发性脑梗死”与“急性脑梗死”有何区别和联系?

同样的道理,这两个医学名词也不是一个维度的概念。“多发性”强调发现的脑梗塞病灶的数量多发,“急性”强调脑梗塞疾病发生的新或旧。比如,一位病人早晨起来发现一侧的胳膊腿不能动了,并且症状持续存在,且头CT/磁共振发现了脑梗塞,那么这种情况,这位病人就属于“急性脑梗死”。但是病人的梗塞性病灶可以是多个新的急性病灶,也可以是单个急性病灶加上以往的多个陈旧性病灶,这些情况都不影响判断他/她是“多发性脑梗塞”。当然,还有可能,这位病人就一个急性梗死灶,并未发现陈旧性病灶,那么他就只能是“急性脑梗塞”而不存在“多发性脑梗塞”的问题。

备注

脑梗死是脑血管因为种种原因(最常见的是动脉硬化)造成的血管堵塞,只要在短时间内(一般认为30分钟-3小时,最常不超过24小时)不能恢复血流,这根血管供应的脑组织就会永久性的死亡,由于神经元细胞不可再生,所以梗塞后的位置就会永久的存在,通常情况下,不会消除。所以,“急性脑梗死”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变成“陈旧性梗塞”,就像块“伤疤”,永远长在了脑子里。

判断急性脑梗塞,磁共振有更大的优势,特别是梗死体积不大的病灶,在早期CT是很难发现的,但是磁共振的检出率就会高得多,并且很容易区分出急性和陈旧性的梗塞病灶。但是,磁共振也有它的劣势,第一,价格贵,它的检查费用大约是CT的2-3倍。第二,耗时长,它的检查时间是CT的几十倍。第三,对于判断脑出血等出血性脑部疾病,普通磁共振检查的判断能力就远不如CT。

06

“多发性脑梗死”可能出现哪些症状?

脑可以说是人类各种生理活动的“中枢司令部”。人类之所以有意识,会思考,能讲话,可以自如控制活动,甚至是平时我们自己都没有刻意控制的呼吸、心跳,抑或是你自己都无法控制的出汗、脸红、激素分泌等生理活动,全都受到脑的支配和调节。这么多的功能要实现且精确控制,确实需要一个如司令部机关一样庞大而复杂的机构,使多个部门各司其职并协调统一才可能完成。

人脑约有亿个神经元细胞,并数量更庞大的胶质细胞等支撑和免疫细胞。它们是大脑这个“司令部”的基本单位——“工作人员”。再由它们根据具体职能划分为各“条线”、“部门”,如各脑区、各功能核团、各种神经纤维联系等等。和司令部疾患一样,哪个部门出了问题,就会出现相应功能的运转问题。如作战部乱了,指挥方面就会出现问题,如后勤部乱了,补给方面就会出现问题。脑也是如此,出现什么功能障碍(即症状)取决于脑的哪个部位出现了问题。如果大面积的脑区问题或者重要部位出现问题,如整个“司令部”出现问题,或者在打仗的过程中,指挥中枢出现问题,那结果就是灾难性的。

脑部疾病常见的症状有:

语言问题。语言是人类进化出的高级功能,是重要的信息交流能力。在脑内有一整套系统来维持其正常运转。如果脑子出现了问题,会容易出现说话含糊,也可能出现能流利的说话,但是却听不懂别人的话。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就因为具体损伤的脑部位的不同。

偏侧肢体的无力、麻木。很多人都知道,脑中风的病人常常会出现“偏瘫”,为什么会偏瘫,因为人类肢体的自主活动受脑控制,并且是受到“交叉控制”,左脑控制右侧肢体活动,反之相同。而脑血管问题,往往是单侧出现多见,也就导致其控制的那侧偏身的无力、麻木,同理,偏身感觉障碍,脑接受身体的感觉信息也往往符合“交叉”原则。

嘴角歪斜。人能龇牙咧嘴也依靠脑控制面部的肌肉活动得以实现,这一功能出现了问题,一侧的面部肌肉无力,嘴巴就歪了呗,特别是说话或咧嘴的时候更加明显。

喝水呛咳,吞咽费力,构音障碍。与嘴歪同理,人类喝水、咽东西、说话时喉头声带发音都也是靠脑控制了喉部的各条肌肉并协调运动实现的。如果出现了问题,这些功能也将受损。脑语言中枢问题导致的是不会说或听不懂等,构音障碍是因为发音器官问题造成的说不出话。

视物重影、视物模糊、局部视野内视力障碍等。人为什么会看东西“重影”?因为我们只有两只眼睛,眼球活动同样受到脑的支配,正常情况下协同一致,可以聚焦到同一点上,看东西不会重影,当脑控制出现问题,就会造成两个眼球活动不一致,将会造成“视物重影”。如果眼球活动没问题,而是视觉信息在大脑内的处理功能问题,将会出现局部的视觉问题。

精神行为异常。人类的情感、记忆也肯定受脑支配。脑特殊部位的问题,将会导致情感障碍,记忆问题,甚至是精神行为异常,有的甚至类似于精神分裂症(这种叫做器质性精神障碍)。

意识模糊、意识丧失等意识障碍。严重的脑部问题,大面积病变或觉醒中枢问题会导致人嗜睡、昏迷等意识水平下降。

肢体抽搐(癫痫样症状)。部分人的癫痫可以由脑血管病引发,癫痫是脑部电信号异常发放引起的,任何脑部损伤包括脑梗塞这类脑血管病都有可能导致神经异常放电而引发症状。特别是以往没有癫痫病病史又有“三高”、有烟酒嗜好的中老年更要注意是脑血管病引发。

07

“多发性脑梗死”还可以没有症状。

对于一部分脑梗塞的病人来说,发现其存在往往是个“偶然”,很多人是在健康体检或者是头痛头晕等不舒服的时候查CT/磁共振发现的,所以,很多时候脑梗死未必会引起明显的脑功能障碍的症状。正如上文所说,脑是人的“中枢司令部”,但这个机构也十分庞大,工作人员和部门众多,假如是部分人员或并不重要的部门出现了一些问题,对于整个司令部,未必会引起看得出来的问题,放置于脑,就是,尽管有“脑梗塞”,甚至是“多发性”,但是并没有明显影响到重要的神经功能,也有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但这并不是不需要重视和预防的理由,脑部已出现了问题,量变会引起质变,出现症状甚至是严重症状的时间也许为时不远。

08

“多发性脑梗死”该如何治疗和预防

对于突然出现的上文所提及的几种临床症状。现在的观点认为静脉溶栓治疗更有意义,如果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实施溶栓,需要加用阿司匹林等对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以进一步预防新发血栓的形成。

备注

关于经静脉溶栓治疗,就是通过静脉输液的方法,往血管里输注溶栓药物,把已形成的血栓给“融化”掉(您可以这么理解,但药物的真正作用是很复杂的,是通过影响血液的凝血系统而起效的)。另外还可以通过介入手术的方式,把血栓给取出来,即“取栓治疗”。但溶栓/取栓治疗,都需医院,不然就无法应用这种疗法了,至于为什么,后续的科普会为大家详细介绍。

对于没有症状的病人。需要长期口服药物进行预防新的腔梗的出现。

针对于病因的治疗:

·降压药控制血压。

·降糖药调控血糖。

·调脂药平衡血脂。

·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度运动。

针对“抗血栓”的治疗: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对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他汀类药物稳定动脉斑块,强化调脂治疗。

备注

所有的控制“三高”等慢性病的药物并不是吃上去就完事了,需要定期复查以及时调整,所以医生常说的是“调血压/血糖/血脂”,想要最大程度的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血压/血糖/血脂一定要达标。

如果您还有关于多发性脑梗死的其他问题,可以留言,徐教授团队会争取在更新的科普中为您解答。再次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认为我们的科普对您有所帮助,请转发给需要的亲朋并点赞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