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医药报」
□苗孟君
脑卒中会导致神经功能严重损伤,不仅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年轻化趋势明显。那么,原本在老年人群中高发的脑卒中,为何“盯上”了年轻人?年轻人脑卒中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呢?
脑卒中风险因素多
年轻人脑卒中的发作,与不良生活方式及疾病因素有关。当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年轻人群中越来越普遍,导致早发性动脉硬化越来越常见。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肥胖、吸烟酗酒、工作压力大等因素,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发病年龄大大提前,而这些疾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此同时,年轻人往往不重视体检及健康监测,对这些基础疾病疏于管理,任由其持续损伤脑、心、肾等靶器官,导致难以逆转的动脉硬化,增加脑卒中发生风险。
此外,非动脉硬化性血管病变相关疾病,如梅*螺旋体、HIV病*等病原体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的血管非特异性炎症,也可导致血管狭窄、闭塞,继而引起脑卒中发作。同时,烟雾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颈部血管夹层等非炎性血管病变,也可导致脑卒中发作。
心脏疾病、凝血性疾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疾病,也是年轻人脑卒中发作的危险因素。
心脏结构异常(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心脏瓣膜疾病(如风湿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心脏节律异常(如房颤等),会导致心脏腔壁或瓣膜上有栓子形成。栓子脱落后会随动脉血流向体循环远端,进入脑血管系统即会导致脑卒中发生。
一些影响凝血功能的疾病,如凝血机制异常性疾病、蛋白C和蛋白S缺乏症等,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导致脑梗死。妊娠、长期口服避孕药等有类似风险。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速动脉硬化及动脉斑块的形成,并且会激活血小板,增强凝血功能,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此外,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会导致反复发生的血栓形成事件。同时,抗磷脂抗体可以破坏血脑屏障,与一些细胞因子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产生神经元*性,加重缺血脑组织神经损伤。不仅如此,抗磷脂抗体还与缺血性脑卒中不良预后有关。
从生活点滴中预防
脑卒中的预防,可以从日常生活点滴做起。
保持良好心态
不良心态会导致血压波动、机体免疫力下降、脑血管痉挛,诱发脑卒中。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预防包括脑卒中在内的很多疾病。
保证睡眠充足
睡眠时,大脑处于休息和调整阶段,睡眠能保持大脑皮质细胞免于衰竭,使消耗的能量得到补充。因此,工作再忙也要每天保证充足睡眠。
戒烟限酒
研究表明,吸烟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为不吸烟者的2倍;每天饮用酒精超过60g,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明显增加。因此,预防脑卒中应戒烟、限酒。
健康饮食
长年累月的不健康饮食会导致高血压、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等疾病,从而影响心脑血管健康,增加脑卒中风险。健康的烹调方式、科学的营养搭配可以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降低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定期体检
应坚持每年体检,如发现血压、血糖、血脂异常,医院咨询预防及治疗方案,并定期随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早采取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作者单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