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灶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心脑血管最怕堵,可它却最容易堵,分享四味
TUhjnbcbe - 2023/8/19 21:34:00

血管是人体内的通道,血管堵了,问题就来了。

心脑血管堵塞的人,经常会感觉到眩晕。患者在起身或情绪激动时突然眼前发黑,伴随持续性耳鸣晕倒在地。

有些人比较幸运,只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醒来发现自己手脚还能自主活动,嘴巴也没歪,说话也利索。

还有绝大多数患者就没那么幸运了,脑血管被堵塞,出现脑梗死甚至脑出血,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心血管被堵塞,突发胸闷胸痛,这是心梗的征兆,是心脏发出了求救的信号,严重危及生命,必须要马上就医!

所以血管最怕堵,可它却最容易堵。

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在影响血管的健康,抽烟、喝酒、大吃大喝都在不断的损害血管,血管内的废物粘附在管腔,血液变得粘稠,粥样斑块出现,不就容易堵塞么?而其中心和脑的工作量最大,因此也最容易堵。

中医认为心脑血管堵塞是脉络瘀阻,原因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被痰湿瘀阻,另一种是被瘀血瘀阻。

对于瘀血引起的脉络瘀阻,我这里有一个方子,配方简单,只有四味药,但活血化瘀、疏通血管的功效却很强大。

方子具体如下:

西洋参15克、三七15克、丹参20克、天麻15克。

以上药材研磨为末,早晚两次温水送服。

喜欢中医的朋友对三七并不陌生,三七味苦微甘,药性温和,有散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

近现代中医学界泰斗张锡纯曾这么描述三七:“三七,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为血衄要药。”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

更有药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三七为“金不换”。用金子都不换,可见三七的可贵和价值。

日常生活中如果碰到磕伤、擦伤,皮肤出了血,就可以用三七敷在伤口处,既能止血,还能止痛,效果立竿见影。

三七药性温燥,用的多了,在体内难免成为一匹脱缰的野马,让人燥的受不了,这时候怎么办呢?

中医常将三七与西洋参配伍,用以中和药性。

西洋参性甘、微苦,药性寒凉,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和形态相似的人参比起来,它更适合“虚不受补”的人使用,气虚阴亏的人,往往承受不住三七温燥的药性,这时候就可以借用西洋参的凉性调和三七的热性,达到温补的效果。

西洋参补气功效显著,补气和补血往往相辅相成,气血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血是小船,那气一定是船帆,气补足了,身体就有了动力,很快就能扬帆起航。

反过来,气滞则血瘀,没有气的推动,血液容易在体内瘀积,形成血栓和斑块。经过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西洋参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凝固性,保护心脑血管系统。

方中丹参,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消痈的功效。

丹参药性苦、微寒,有种说法是“一味丹参功同四物”,是说丹参活血养血的功效可以等同于补血方剂之首“四物汤”,在中医不断的实践和治疗过程中,丹参树立起了极高的地位和药用价值。

丹参归心、肝两经。心主血脉,心掌管着全身的经络和脏腑,它就像是身体里的皇帝,日理万机,心堵了,身体不就乱套了吗?

所以这时候用丹参,让它补心养心,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方中还有一味天麻,它药性甘、平,前面有三七、丹参大刀阔斧的打通脉络,后有西洋参补气增加动力,到了天麻这里,它能够保护血管,同时息风止痉,祛风通络,最终一切恢复平静,体内气血、津液、阴阳回归到正常状态,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行。

这个方子从古流传至今,被无数临床医案所验证出确切疗效。只要身体内有淤血,这张方子就能派上用场,哪怕你的症状还未显现。

曾经有一位患者向我问诊,身体并没什么症状,只是偶尔头晕,直到我在望诊时看到了她的舌底盘卧着两根又黑又粗的经络,而这明显的“血瘀”也成了我给她使用这张方子的依据。

事实上,她在使用这个方子之后,体内的瘀血果然被清理的干干净净。

这四味药组成的方子,配方简单,但功效强大,治疗效果显著,在疏通血管方面得到了医者的肯定和广大患者的认可。

再提一句,药有三七,养生也得有“三七”:吃饭七分饱、日行七公里、夜睡七小时。能够做到这三点,活血化瘀便不再难。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脑血管最怕堵,可它却最容易堵,分享四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