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年中,微创脑科学()的心情显然如同其股价一般:上上下下、起起伏伏。
在一整年港股59家18A生物医药企业多数下跌的背景下,7月上市的微创脑科学并没有赶上好时机,相比其24.64港元的发行价,上市后股价最高涨幅仅为约8.7%,最大跌幅却达到了23.53%。
1月19日,微创脑科学股价走出12.93%的上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截至收盘股价为20.2港元,20日开盘再度下跌9.41%。消息面上,公司几日前刚刚发布业绩预喜公告,却并未为股价带来一波上涨动力。
据业绩预告,微创脑科学预期年度营收同比增长36%-41%,经调整净溢利约1亿元至1.2亿元,同比增长15%-38%,主要原因为近年上市新产品快速放量、海外业务实现突破性增长等。
股价走势与业绩增长相违背,微创脑科学为何难获市场青睐?
营收向上、利润向下,成本高企成心病?
微创脑科学起源于年成立的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进入神经介入领域的医疗器械公司之一,自成立以来就专注于神经介入治疗技术探索和产品研发。目前共累积30款商业化产品及候选产品,治疗产品组合涵盖神经血管疾病的三大领域,即出血性脑卒中、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从往年业绩来看,微创脑科学的营收和利润端呈现“两极分化”态势:营收从年的1.8亿元持续增长至年的3.8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却连年下滑,年几乎跌至年的一半。
从产品组合来看,年出血性脑卒中产品收入占比为55.9%,逐年上升;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产品收入占比进一步下降至29.5%,通路产品的收入占比在-年由14.2%上升至18.6%,但在年又下降至14.2%。
而从盈利能力来看,各细分产品毛利率近年来持续呈现波动水平。-年间,作为营收主力的出血性脑卒中产品毛利率分别为85.2%、77.2%及82.6%,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产品毛利率率分别为87.7%、88.9%及88.0%,而通路产品的毛利率最低,分别为40.0%、38.9%及39.8%。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微创脑科学近年来利润持续“缩水”,成本方面的快速增长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年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万元、万元和万元,收入占比从20.8%升至24.6%;同期内销售费用则分别为万元、万元和万元,收入占比从24.6%降至18.1%。
而在年上半年财报中,公司业绩则意外出现“变脸”,同比由盈转亏。上半年公司收入2.06亿元,同比增加22.89%;经调整净溢利.6万元,同比减少69.26%;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2万元,去年同期则溢利.1万元。对于这一变化,公司方面称,报告期内亏损主要来源于其他金融负债的非现金结算利息约万元,及上市开支约万元。
据招股书披露,目前公司有10款治疗产品于中国获批准,3项获批准的通路产品。于年,NUMEN及NUMENFR于美国取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注册、于欧盟取得CE标识,并于韩国获得批准。截至招股书披露日期,公司已与约间医院建立合作,当中逾医院。
从整体来看,虽公司近年来业务运营状况并未发生太大改变,但盈利水平持续承压、成本快速上升都是令市场担忧的因素。
产品难逃同质化,研发实力存疑?
微创脑科学与心脉医疗(.SH)、心通医疗-B()及微创机器人-B()均为微创医疗分拆上市的子公司。随着微创电生理于去年8月上市,“微创系”也迎来了新的成员。
不过,从业绩表现来看,近年来几家子公司的状况并不怎么乐观,年4家上市公司中仅有心脉医疗、微创脑科学2家实现盈利。
而换个角度,从具体产品来看,这数家子公司却也隐隐有着“一脉相承”的势头。其中,微创脑科学产品涵盖神经血管疾病的三大领域,主要为弹簧圈栓塞系统、血流导向支架、颅内支架、动脉支架等产品;心通医疗产品主要为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系统、瓣膜球囊扩张导管及AlpassTM导管鞘;心脉医疗主要为胸主和腹主动脉覆膜支架、术中支架、药物球囊扩张导管、外周血管球囊扩张导管等。
不难看出,尽管产品布局并不完全相同,但都有着以冠脉支架业务起家的母公司微创医疗的影子。产品结构的同质化,显然使市场对微创脑科学的创新、研发实力多了一分担忧。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随着高值耗材国家带量采购趋于常态化、大量新玩家涌入行业,微创脑科学所处的神经介入板块一边面临着集采降价的压力,另一边还将迎接行业已成红海的疯狂“内卷”。
据医械数据云统计,截至年8月,国内神经介入器械有件注册产品,国产品牌件,占比59.4%;进口产品71件,占比40.6%。
在上市的同行业公司中,微创脑科学亦不乏沛嘉医疗-B()、归创通桥-B()等竞争对手。年上半年,沛嘉医疗神经介入业务四款缺血性产品陆续上市,归创通桥颅内取栓支架、颅内血抽吸导管、取栓支架微导管均已上市,沛嘉医疗与归创通桥均表示已推进下沉市场布局,医院的渗透。
热门赛道正走向“沉寂”?
自年起,“长坡厚雪”的神经介入赛道吸引了多方资本押注,当年不下20家企业宣布研发布局神经介入产品,国内至少22款神经介入产品获批。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之下,行业高景气度也推动上市企业纷纷录得业绩高增:年上半年,沛嘉医疗来自神经介入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加.1%。
资本对神经介入赛道的认可,主要来自于两点:脑血管疾病是我国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患者治疗需求迫切,而近年来随着冠脉支架广泛推广应用,使用冠脉支架的PCI手术有着安全、微创等优势,手术量年均复合增长率持续居于高位;市场长期被美敦力、史赛克等进口产品所主导,国产替代化趋势下国产企业有着很大的潜在增长空间。
一年时间,足以让市场认识到,看似美好的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渗透率的提升比想象中更为漫长。尽管神经介入手术正在临床积极运用,但脑血管疾病相关手术的复杂性、高难度、患者个体差异化,都对医生的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人才短缺也就成为了行业增长的限制性因素;另一方面,卒中患者存在发病急、救治时间窗口短的特征,因此神医院的布局与普及将成为重点。
总体而言,若盈利水平无法持续改善,这显然将成为微创脑科学的一个“心病”。从长远计,与港股一众生物医药个股相比,微创脑科学还需要拿出更多真正具备新意和亮点的产品,方能让投资者产生足够期待。
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