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神经内科门诊遇到不少咨询者,明明自己没有任何不适,做了头部CT后,体检报告上却赫然写着“腔隙性脑梗塞”!这是中风了吗?要不要治疗?会不会加重?该怎么办?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在没有CT和核磁的年代,发现脑内病灶的唯一方法就是对已逝世的人的大脑进行病理检查,又称为尸体解剖,而“腔隙”这个词最早其实就是从尸体解剖中来的。年,法国医师AmedeeDechambre在巴黎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记录了脑内小空腔的现象,并将其用法语命名为lacunae,中文翻译为“腔隙”。
年,医院的CharlesMillerFisher指出,“腔隙”的产生源自脑内小动脉闭塞导致的脑梗死,又被称为腔隙性脑梗死,大多数患者不伴随临床症状。如果把人的大脑比作一棵大树,腔隙性脑梗塞就像细枝末节上的枯叶,对于大树的生命力影响不大。
腔隙性脑梗还能治愈吗?一、首先,腔隙性脑梗死是病变发生闭塞的血管较小,病灶较小,危害一般也小,往往是多发性,多是单一支的阻塞只引起很小范围脑组织的缺血坏死,即形成所谓的腔隙。一般临床表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眩晕、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及时正确的治疗,腔隙性脑梗塞是可以恢复的,腔隙性脑梗塞的症状是比较轻的,所以致残率非常低,一般是不会影响到我们的肢体功能,症状比较轻,甚至有些病人是没有出现有任何的症状。
二、其实,对于腔隙性脑梗塞最重要的是预防病变的发展,如果不进行干预治疗和积极的预防,病情很可能加重,导致脑组织大面积病变。
所以,对有明确的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等应尽早进行预防性治疗。可给予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等。还应该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使其达到正常范围内。
除此之外,还应该避免情绪激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禁止吸烟、酗酒,避免暴饮、暴食。老年人要小心气温骤变,气压、温度明显变化以及严寒和盛夏季节,避免发病。如果出现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感麻木,软弱乏力,嘴歪,流口水,短暂的意识不清、嗜睡等,需要马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