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脑供血不足,顾名思义,指的是大脑部分区域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脑细胞缺血、缺氧进而诱发的脑功能障碍。脑供血不足好发于老年群体,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占据了80%,其典型症状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以及精神意识异常,若不及时治疗,可并发痴呆脑、脑梗死。
01脑供血不足主要病因:代谢综合征、低血压、心脏病、全身疾病等
“三高”因素,可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血流,引发脑供血不足。
当血压低于90/60mmHg时,通常可诊断为低血压,血压过低会削弱心脏的泵血能力,削弱血液的输送效率,从而引起全身供血不足。
冠心病等心脏病,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脏泵血量减少,进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
除此之外部分颈椎疾病、血液病、风湿免疫性疾病也可能诱发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肥胖人群,肥胖以及高龄往往伴随着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疾病,因此出现脑供血不足的几率较大。
02脑供血不足,会导致患者出现哪些异常表现?
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短时间内单侧口眼歪斜、言语不清、失语、吞咽困难、流涎或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运动障碍等。
感觉功能障碍:患者可出现面部麻木,嘴唇、舌头发麻甚至失去知觉,单侧肢体发麻、痉挛等。
精神意识失常:由于脑供血不足,患者可出现昏沉、失眠、嗜睡的现象,严重者可出现沉默寡言、孤僻、冷漠等性格改变,甚至可导致短暂的智力衰退、意识丧失等。
除此之外,一些患者还可表现出视物模糊、短暂失明,以及头晕头痛、耳鸣、肢体痉挛等症状。
03脑供血不足的预防措施:积极控制致病因素,改善生活方式
稳定血压
无论是高血压还是低血压,都会影响脑部供血,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要遵医嘱合理用药,改善生活方式,尽量将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而对于低血压患者而言,适当锻炼能改善神经和血管的调节能力,日常增加水以及盐分的摄入,有助于升高血压,而针对体质虚弱者,加强营养,有助于预防贫血,预防低血压。
控制血脂、血糖
对于血脂、血糖异常的人,首先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合理用药,其次还需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合理饮食、积极运动,努力把血脂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而对于身体健康的人,则建议每半年查一次血脂、血糖,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保护好颈椎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都市白领,工作时一做就是好几个小时,几乎每个人颈椎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一些颈椎疾病,会导致椎动脉狭窄,甚至是闭塞,从而导致脑供血不足。
建议需要长期久坐的人,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放松一下,比如活动活动颈、肩、头部,日常可以多进行一些能够促进颈椎健康的运动,比如游泳、放风筝、打羽毛球等。
改善生活方式
想要预防脑供血不足以及其他一些心脑血管疾病,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比如在饮食上尽量保持清淡饮食,减少盐、糖、脂肪的摄入,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饮食过饱。
适当增加运动量,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通过有氧运动能够预防肥胖,改善血脂、血糖、血压,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从而降低脑供血不足的发病风险。
04注意事项:
如果近一两个月内,出现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精神意识失常等症状,医院就诊,本病治疗不及时容易出现痴呆以及脑梗死等并发症。
对于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血脂、血糖、血压的检测以及心脏超声、脑部影像学等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