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已经可以慢慢站起来了,就像电影里面的慢动作一样。”
62岁的老张一年前因为脑卒中已在鬼门关走了好几遭。因为手术的原因,他说话很慢,语言断断续续,难以表达他完整的想法。
而五个月之前,老张甚至连简单的说话都很难做到,这一切都归功于他得到了及时的康复治疗。
很多脑卒中的患者,都以为做了手术之后,就万事大吉了,但是其实手术后,康复期往往却是最冗长的。
脑卒中手术后,为啥恢复期这么慢?
脑卒中目前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致残和致死原因。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70%。它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相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而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期,往往是以月,甚至年为单位。
在日本,65岁的脑卒中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有一半以上的概率可以恢复行走,而在中国,有70%-80%的患者,经历病发后,就失去了自理的能力。日本慢性病医疗协会副会长矢野諭表示,这可能与康复体系不完善有关。
·患者的康复意识不到位
在中国不少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并没有按照护理员的提醒去进行康复治疗。许多患者认为捡回一条命已经不错了,不敢对生活质量有所要求。快乐家园护理院常务副院长卢萍表示,康复治疗越早进行约好。一般出院后,3个月内开始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恢复行走的可能性最大;而进入到半年的平台期,恢复效果就会表你的缓慢。
·大多数的临床医生缺乏康复理念
不仅仅是患者缺乏康复意识,大多数的临床医生也缺乏康复的理念。在20世纪初期,中国一直处于医疗资源匮乏和短期的时期,医疗资源有限,医生更致力于治疗而不是康复。
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励建安表示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康复医疗差距很大,大部分临床医生没有上过康复医疗的课程,造成很多临床学科的急性康复并没有真正开展。
·两个脱节
急性期康复在中国迟迟难以推广,王国栋医师认为,这可能是“两个脱节”造成的。
第一个脱节,是在康复科医生和专科医生之间。以心脏康复为例,康复医生认为心脏康复风险大,并不愿意去承担责任。而心脏病的专科医生则认为床位本就一床难求,医生也没有更多精力去做心脏康复。
另医院医院之间。术后的病人,存在伤口、并发症种种难题,很多康复、医院不敢接这样的病人。
脑卒中后能恢复到和正常人一样吗?药物能否加速?
罹患脑梗死,即大脑因因缺血部位神经细胞坏死,患者脑部相对应的功能区受到影响,可影响谈吐、行动、肢体活动障碍。不过这并不代表所有的脑梗死患者都无法恢复如病发前。如果原来的工作神经细胞已经完全消亡,那确实是无法通过康复锻炼达到恢复。
若是损伤在运动功能核心区较边缘区,或是核心区神经纤维破坏较少,患者相对应的功能恢复会比较快。医院进行康复训练,往往可以促进恢复进程。
有患者表示,我能通过药物,帮助恢复行动力吗?药物的作用只是帮助疏通血管、恢复血管供应。而身体行动的恢复速度则取决于康复训练开始的时间,一般病情稳定后48小时开始,更有助于肢体机能的快速恢复。
脑卒中康复,要注意这些误区
我国每年发生脑卒中的病人可达多万,其中致残率高达7——8成,造成这种局面很大部分原因是在脑卒中的康复阶段存在误区。
误区一:脑卒中偏瘫患者只要被动地接受康复治疗就能恢复功能
部分脑卒中患者偏瘫严重,无法自己活动偏瘫肢体,最初只能由家属或患者用健侧肢体来协助患侧进行活动。患者往往认为即使被动的活动,也可以帮助减轻肌肉、骨骼萎缩,但事实上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紧张度、活跃各系统器官生理功能等,都需要主动运动才可以达成。
误区二:脑卒中后越早下地走路,恢复越快
恢复步行能力是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最急迫的要求,虽说康复运动要尽早开始,但步行运动并不是越早越好,不少心急的家属还会在早期架着或拖着患者行走。从脑卒中运动机能的恢复来看,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误区三:重肢体功能康复,轻其他功能康复。
除了行动力上的恢复,语言功能、认知功能、吞咽功能也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这些功能可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阻碍其回归正常社会,并有可能让患者产生负面情绪,最终导致卒中抑郁的发生。
脑卒中康复作为脑卒中治疗方面的重要一环,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大脑终生都有可塑性,千万别放弃。
参考资料:[1]《日本中风患者过半康复而中国80%术后不能自理,原因在这里》.八点健闻.-06-24[2]《得了脑卒中,为啥恢复慢?》.神经时讯.-10-22[3]《走出脑卒中康复误区》.医院低氧与缺血适应医学.-01-3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