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在各类疾病中“一马当先”,成为人类首位死因。相对于西方国家心血管疾病对人们造成的健康威胁,在中国,发生率、致死率、致残率更高的是脑血管疾病。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身边多少有几位脑梗过的亲友或熟人。尤其在城市,脑梗病人出现“低龄化”趋势,青壮年人群也成了脑梗的受害者。虽然大多数脑梗与脑血管病变关系密切,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脑梗病人并没有明显的脑血管病变,临床上称之为“不明原因的卒中”。有的仅表现为偏头痛,也可能出现“蹲下起来就头晕”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明原因晕厥等,最令人焦虑的是,这种不明原因的脑梗会反复出现,一旦治疗不及时,轻者留下偏瘫等后遗症,重者则危及生命。
随着对疾病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医生发现这类反复出现的不明原因的脑梗可能与心脏里一个“隐秘的角落”有关——卵圆孔未闭(PFO)。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房间隔缺损,卵圆孔在人们出生前的胎儿时期是重要的血流通道,而一般在出生后第1年自动闭合。若大于3岁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则称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未闭是目前成人中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在正常人群中约4人中即可检出1人患有此病。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未闭的卵圆孔一般不引起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因而认为“无关紧要”。但经过深入的研究,卵圆孔本身及其周围的结构异常,往往导致血栓的形成和栓子脱落。正是这些脱落的血栓直接导致脑血管的堵塞。因此,最前沿的观点并不把卵圆孔未闭视作一种独立的疾病,它实际是与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的。
要想找到未闭的卵圆孔,主要依靠心脏超声的检查。由于卵圆孔在形态上的“隐秘性”,超声医生需要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才能做出诊断。十院心脏超声科医生在为患者检查时,注射微泡对比剂,再加上病人特殊的动作配合,可使卵圆孔未闭的检出率大幅提高。
以往,如果发现心脏里面有这个孔,封闭治疗依靠外科做开胸手术;如今,随着导管材料和技术的发展,绝大部分病例可以通过介入封堵治疗达到根治的目的。十院心脏外科医生能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卵圆孔的封堵,完全不需要打开胸或使用体外循环,甚至也不需要在X线的透视下进行手术,真正做到了无切口、无体外循环、无辐射伤害的“三无手术”。
得益于医学领域的不断探究,越来越多病症的“隐秘角落”被发现,这也将使越来越多的患者最终得到针对病因的有效救治。
周健(同济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