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格影致知middot第21期基底动脉
TUhjnbcbe - 2020/11/19 5:47:00

栏目主编

陈红兵

医院神经科。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介入协作组委员,中国神内医师分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介入学组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介入专委会常委,广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和健康促进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广东省卒中学会理事,广东省临床医学会介入神经病学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脑血管病防治和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心律学专委会常务委员。长期从事脑血管病临床-影像学研究,发表中英文临床研究论文三十多篇。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诊治,神经影像

病例图像

临床资料

男,45岁。

入院时间:-4-24。

主诉:反复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5天。

现病史:

-4-:30,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口角歪斜和言语不能,外院急诊考虑“脑梗死”,NIHSS-15,予“爱通立”静脉溶栓治疗,约2小时后症状完全缓解。

-4-:30-15:00,发作右侧肢体无力3次,性质同前,每次症状持续约3分钟后即能完全缓解,期间复查颅脑CT未见异常。

-4-:00,再次发作右侧肢体无力1次,性质同前,持续约2分钟后完全缓解。

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病房。

既往高血压5年,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入院体查:未及明确神经科阳性体征。

入院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未见明确异常;发泡实验:阴性;经胸和经食道心脏超声:未见明确异常。

入院后予以双抗、强化剂量他汀、抗氧化、改善微循环等治疗。

影像学评估

□-04-:52

△颅脑T2WI和DWI:脑实质未见明确异常。

△颅脑和颈部3D-TOF-MRA:双侧颅外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延长迂曲,基底动脉延长伴管腔轻度扩张,颅内-外脑动脉未见狭窄-闭塞病变。

-4-:20,再次出现右侧肢体无力,性质同前,NIHSS-12;予以平卧、输液扩容等处理,04:00左右,症状完全缓解。

□-04-:47△颅脑CT平扫:未见异常。

此时将抗栓方案调整为单抗+抗凝。

□-04-:09

△DWI:未见急性脑梗死。

-4-:30,再次发生右侧肢体无力(肌力2级),直至22:00,症状稍有改善(右侧上下肢肌力3级)。□-04-:22

△DWI和ADC:左侧脑桥尾端旁正中急性梗死。

△颅脑3D-TOF-MRA和颈部增强MRA:双侧颅外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延长迂曲,基底动脉延长伴管腔轻度扩张,颅内-外脑动脉未见狭窄-闭塞病变。

△管壁MRI(T2WI和T1WI平扫+增强,基底动脉断面扫描):基底动脉近端管壁轻度偏心增厚(橙箭),T2呈高信号或不均匀等高信号,T1呈等信号,并见显著强化。

△管壁MRI(T1WI增强,沿基底动脉长轴矢状面扫描):基底动脉近侧段管壁弥漫轻度增厚,并强化(橙箭)。

△管壁MRI(T1-SAPCE增强,基底动脉断面重建):基底动脉近端背侧管壁轻度偏心增厚和强化(橙箭)。

入院后经充分诊断评估,未发现除基底动脉近端非狭窄斑块以外的其他潜在脑卒中原因。

临床诊断

1、脑桥预警综合征2、左侧脑桥旁正中梗死3、基底动脉近端非狭窄早期斑块4、高血压病

住院期间,先后予以双抗和抗凝+单抗治疗,以及强化剂量他汀等其他治疗,遗憾的是,未能阻止最终的脑桥旁正中梗死。

三个月mRS:1。

简要评析

1、卒中预警综合征(strokewarningsyndrome,SWS)是一特殊脑卒中综合征,特点是反复、刻板样发作,持续时间短,症状逐渐加重,易出现相应解剖部位的梗死,也称血管预警综合征、腔隙预警综合征。SWS虽不常见,但早期梗死风险高,7天内梗死发生率高达60%左右,临床预后不良。临床分型有:内囊预警综合征、脑桥预警综合征和胼胝体预警综合征。

2、本病例符合典型脑桥预警综合征表现。前6次脑缺血发作后,症状均能在24小时内完全缓解,且第5和6次发作后的DWI均未见急性脑梗死灶。然而,在第7次发作后,症状持续,无明显改善,并于发作后约7小时的DWI上检测到急性脑桥旁正中梗死。3、SWS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几种假设:单一穿支动脉病变、血流动力学异常、小血管炎和分子水平异常。笔者倾向于“单一穿支动脉病变”假设,多种原因可造成穿支动脉严重狭窄,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的穿支动脉远端纤维素样或透明玻璃样变,穿支动脉起始部微动脉粥样硬化,以及主干血管斑块累及穿支动脉开口。因穿支动脉缺乏有效侧支循环代偿,其严重狭窄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时,就会引发脑缺血发作;反复刻板的发作形式,以及文献报道的症状随血压变化而波动的特点,也高度提示此脑缺血发作和血流动学异常有关。4、SWS的确切治疗方案还不清楚,治疗目标是终止脑缺血发作和阻止脑梗死的发生,当前治疗方法有:静脉溶栓、抗凝、抗血小板、提升血压等,以上治疗可单用或联合应用。令人无奈的是,本病例虽予以静脉溶栓、双抗、抗凝、高剂量他汀等治疗,但还是难以避免最终的脑梗死。5、已有关于应用颅内管壁MRI技术评估SWS的案例报道,发现了可能影响穿支动脉开口的主干血管非狭窄斑块。正如本病例所示,管壁MRI于脑桥旁正中梗死位置的基底动脉检测到了早期粥样硬化斑块,且显著强化,但管腔无狭窄;考虑此斑块累及穿支动脉开口是本例脑桥预警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根据此机制,因抗血小板、抗凝等药物治疗无法改善严重狭窄穿支动脉的血流供应,故经数次发作后最终结局还是脑梗死。6、本病例表明,颅内管壁MRI技术有助于深入理解SWS的病理机制,可能为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比如这些主干斑块影响穿支开口引发的SWS,急性期予以扩容、提升血压等改善穿支动脉灌注的措施可能有益于缓解发作,以及减轻或阻止脑梗死。但上述假设需要更多的实践去验证。7、发生SWS时,病人会十分恐慌,医生常因采用多种治疗方法仍然不能阻止病情而感到沮丧;因此,认识和理解SWS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采取合理的诊疗措施,以及正确地向病人解释病情和预后。神经介入在线作为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的官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格影致知middot第21期基底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