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格影致知middot第25期正常管腔
TUhjnbcbe - 2020/12/22 12:58:00

栏目主编

陈红兵

医院神经科。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介入协作组委员,中国神内医师分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介入学组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介入专委会常委,广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和健康促进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广东省卒中学会理事,广东省临床医学会介入神经病学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脑血管病防治和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心律学专委会常务委员。长期从事脑血管病临床-影像学研究,发表中英文临床研究论文三十多篇。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诊治,神经影像

病例图像

临床资料PART/01

男,57岁。

入院时间:-6-9。

主诉:突发右上肢无力半个月,加重2天。

既往高血压病和高尿酸血症;吸烟30年(20支/日),长期饮酒;高血压家族史。

入院体格检查:右侧腕关节活动肌力4级,右侧手指关节活动肌力2级;右侧面部痛觉较左侧减退,右上肢肘关节以远痛触觉减退。

影像评估PART/02-6-9CT△颅脑CT平扫:左侧额顶部低密度梗死。-6-11MRI△颅脑DWI和FLAIR:左侧额顶部分水岭皮质和皮质下多发梗死。△颅脑3D-TOF-MRA和颈部增强MRA:所见颅内-外脑动脉未及明确狭窄-闭塞病变。-7-13CTA△颅脑CTA:左侧大脑中动脉M2分支狭窄(橙箭)。入院后经充分诊断评估,未发现除左侧大脑中动脉M2分支狭窄以外的其他潜在脑卒中原因。结合患者有高血压和吸烟危险因素,左侧大脑中动脉M2狭窄的性质考虑是“粥样硬化”。临床诊断PART/03

1、脑梗死(左侧额顶叶);

2、左侧大脑中动脉M2狭窄;3、高血压病;4、高尿酸血症。药物治疗PART/、阿司匹林0.1QD;

2、氯吡格雷75mgQD;

3、阿托伐他汀40mgQD;

4、降压药物。

出院mRS_1。-9-22,患者新发左侧肢体乏力;急诊CT:右侧额叶、放射冠和基底节区新发梗死低密度。再次住院诊治,体格检查: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左上肢肌力5级-。影像评估PART/05

-9-22多模式CT

△颅脑CT平扫:右侧额叶和基底节区多发低密度梗死;左侧额叶皮质低密度小陈旧梗死灶。△颅脑CTA: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局部狭窄(红箭),左侧大脑中动脉M2分支局部狭窄(橙箭)。△颈部CTA:所见颈部脑动脉未及异常。△脑CTP:右侧分水岭TTP较左侧延长,双侧CBF和CBV基本对称。-9-24MRI△脑DWI和FLAIR:右侧额叶、放射冠区和基底节区多发急性梗死。△管壁高分辨MRI(T1WI平扫+增强,T2WI,二维扫描):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局部管腔狭窄,管壁偏心增厚(红箭),信号不均匀,呈典型斑块表现(T2上可见临近管腔的高信号纤维帽,以及下方低信号坏死核);斑块内可见新近出血信号(T1和T2均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斑块部分强化。△三维高分辨T1-SPACE:可见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斑块内出血高信号(红箭)。△三维高分辨增强T1-SPACE(多平面重建):左侧大脑中动脉M2狭窄处可见管壁偏心增厚(红箭),并强化。-9-28DSA△DSA: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局部狭窄(红箭)。△DSA:左侧大脑中动脉M2局部狭窄(红箭)。临床诊断PART/06

1、脑梗死(右侧额叶、放射冠和基底节);

2、右侧大脑中动脉M1狭窄;3、左侧额顶叶陈旧性梗死;4、左侧大脑中动脉M2狭窄;5、高血压病;6、高尿酸血症。药物治疗PART/、阿司匹林0.1QD;

2、氯吡格雷75mgQD(三个月后停用);

3、阿托伐他汀40mgQD;

4、降压药物。简要评析PART/08

1、临床实践中常被忽视的是,颅内远端分支动脉狭窄也是脑梗死的原因之一。本例患者第一次发病时,最终由CTA发现左侧大脑中动脉一粗大的M2分支管腔狭窄,急性梗死灶位于其供血区,在排除了其他潜在脑卒中原因后,该狭窄病变被考虑是此患者的脑梗死原因。第二次发病住院期间,DSA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的M2段狭窄,并且管壁MRI显示了该狭窄部位管壁偏心增厚和强化,符合粥样硬化斑块表现。

2、尽管予以了抗栓和他汀药物进行二级预防,患者仍然在初次发病后3月余再发脑卒中,复发梗死病灶位于对侧大脑中动脉区。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初次脑梗死时原本管腔正常的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竟然出现了严重狭窄,并且管壁MRI提示此狭窄由出血斑块所致。

3、很遗憾的是,此患者初次脑卒中时未能行管壁MRI评估,因此不清楚当时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是否已经存在非狭窄斑块,笔者倾向于是有的。但是,即使是已经存在非狭窄斑块,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情况下,此处斑块仍然快速进展增大,并导致脑梗死。这表明,目前对颅内粥样硬化的启动和发展机制还远未了解,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策略也存在不足。

4、通过本病例,我们发现颅内粥样硬化斑块发展的一种极端情况是:短时间内斑块迅速增大,引起管腔严重狭窄,此斑块呈不稳定状态(斑块内出血和斑块强化),导致脑梗死。这种情况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有类似之处。研究清楚颅内斑块上述快速进展的机制,并发展出有效的识别系统和治疗策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5、还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于同一个体,在相同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下,左侧M2狭窄没有进展加重,而右侧M1原本正常的管腔却出现快速发生和进展的不稳定斑块?这表明,即使是在同一个体,不同颅内血管床的粥样硬化发生和演进机理也可能存在巨大差异,这给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巨大挑战。

神经介入在线作为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的官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格影致知middot第25期正常管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