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灶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检查流程和检查目
TUhjnbcbe - 2021/1/7 12:29:00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鉴别

(一)高血压脑出血:主要表现为实质内出血,55%主要累及壳核(外囊)区15%位于脑叶皮层下白质内,丘脑、脑干和小脑各占10%,血肿扩大可破入脑室,一般不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脑淀粉样血管病:引起的脑出血多局限于两侧半球的皮质及皮质下白质,表现为单发或多发脑叶出血,常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甚至硬膜下血肿。CT不能发现脑淀粉样血管病引起的皮层下直径≤5mm的微出血。

(三)颅内动脉瘤:主要表现为SAH,如合并脑实质出血多位于颅底的额叶、颞叶、胼胝体及扣带回。动脉瘤引起的SAH在蛛网膜下腔的分布常不均匀,可根据密集的区域判断动脉瘤的位置。如位于颈内动脉段常是鞍上池不对称积血;大脑中动脉段多见外侧裂积血;前交通动脉段则是前纵裂基底部积血;而出血局限于脚间池和环池,一般无动脉瘤。

(四)血管畸形引起脑出血的主要有两型,脑动静脉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

脑动静脉畸形:在脑动静脉畸形未破裂出血前有较典型的CT表现。在平扫,可见局灶性高低或低等混杂密度影,呈斑点、团块或条索状,边缘不清。其中高密度影为局灶胶质增生、血栓、钙化、新出血或畸形内缓慢血流和含铁血*素沉着所致,低密度影则为小梗塞或陈旧出血,病灶周围有局限脑萎缩,没有显占位效应,无周围脑水肿。部分病人平扫不能发现动静脉畸形,但注射造影剂,方能显示病灶。注射造影剂后,脑部动静脉畸形呈团块状强化,甚至可见迂曲血管影、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脑动静脉畸形引起的脑内血肿以脑叶最为常见,常合并蛛网膜下腔及脑室系统出血,甚至硬膜下血肿。

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为一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高密度影,密度多不均匀,无或仅轻度占位效应。合并出血时,病灶可短时间内增大,出现明显占位效应,新鲜出血表现为灶内均匀一致的高密度。常伴钙化,严重者可全部钙化。增强扫描可有轻度至明显强化,强化程度与灶内血栓形成和钙化相关,血栓程度轻,钙化少则强化明显,反之依然。

(五)烟雾病及类烟雾病:Moyamoya病脑出血多见于成人,出血部位常在脑室内及基底节周围,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35%的出血型Moyamoya病患者会再出血,脑出血常并发脑梗死。CTA检查可以发现双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颅底烟雾状异常血管及广泛的侧枝循环等特征表现。

(六)瘤卒中:有颅内原发肿瘤或全身肿瘤脑转移的征象;有卒中发作的临床表现;CT或MRI显示颅内肿瘤或转移瘤伴脑出血的影像学改变。

(七)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出血继发于缺血性卒中,且出血灶常局限于梗塞区域内。

(八)脑静脉窦血栓性脑出血:继发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约30?40%的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表现为脑出血,出血灶多靠近脑表面。仅有0.8%的患者表现为SAH。增强CT可显示典型的“空三角征”。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检查流程和检查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