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雾里看花OCTA带您赏于微末
蔡司广角血管OCT
▼病例来源▼高鸽医生
郑波主任
王润生教授
医院
病例介绍
性别:男年龄:44岁主诉:右眼视力下降数月。
既往史:双眼高度近视,-15.00D。
查体:右眼BCVA0.3
过敏史:(+)
眼底彩照
右眼高度豹纹状近视眼底,近视弧斑,后极部散在视网膜萎缩灶,*斑反光不清。
*斑立方扫描
首诊:-10-2
视网膜厚度地形图提示右眼*斑区视网膜厚度则增加,B-scan断层图像可见*斑中心凹下RPE隆起,其下中等光反射,RPE连续性破坏,伴局部神经上皮层脱离,视网膜下积液,提示活动性2型CNV存在。
OCTA(3x3mm)
首诊:-10-2
分层:自定义分层
OCTA清晰显示团状CNV血管形态,B-scan可见视网膜下积液,提示CNV活动性。
处理:行右眼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术。
治疗一个月后:-11-20
(活动一下~横过来看)
第一次抗VEGF治疗后一月,OCTA显示CNV面积显著减小,血管形态稀疏,视网膜下液显著吸收。*斑鼻上方见异常高信号(箭头),调节分层,结合B-scan叠加血流断层图,提示该处形成CNV可能性高。
处理:再次行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术。
再次治疗一个月后:-12-18
第二次抗VEGF治疗1月后,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CNV面积继续减小,血管分支显著减少,*斑鼻上方血流信号亦减弱。
处理:第三次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术
第三次治疗一个月后:-1-16
右眼视网膜厚度较前显著恢复,RPE连续性好转,视网膜下液吸收。
第三次治疗一个月后:-1-16
BCVA:0.4
连续三次抗VEGF治疗后,CNV血管形态较前显著减小,分支减少,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RPE连续性较前明显好转。
处理:密切随访。
随访两个月后:-3-27
(活动一下~横过来看)
CNV复发,面积较前显著扩大,RPE连续性尚可,鼻上方仍见点状高血流信号(箭头),结合导航线定位可见,该处疑似CNV。未见视网膜下液。
处理:密切随访。
继续随访五个月后:-8-27
(活动一下~横过来看)
CNV继续生长,面积扩大,可见血管分支增多;结合导航线及B-scan,鼻上方血流信号处可见小PED(箭头),无视网膜下液。
处理:密切随访。
末次随访(6个月后):-2-19
(活动一下~横过来看)
继续随访半年后,CNV面积形态较前相似,鼻上方强血流信号(*箭头),结合B-scan叠加血流信号可见该处存在CNV,无视网膜下液。Enface图像提示*斑颞上方见一低反射区(红箭头),结合B-scan可见为一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灶。
处理:密切随访。
小结
患者造影剂过敏,故行OCTA以明确诊断,治疗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对于抗VEGF治疗的应答反应较为敏感,观察首诊的OCTA图片:CNV血管细小,分支较多,周围视网膜组织存在积液,初步判断CNV处于活动状态;随访过程中发现有复发趋势,但是周围视网膜组织未见明显积液,遂给予随访观察,在1年内,OCTA所显示的CNV血流信号较稳定。在没有造影检查的支持下,OCTA对于高度近视CNV的活动性判断显得尤为重要,已有部分研究通过OCTA观察新生血管的形态及周围组织状态来初步判断CNV的活动性,期望未来对OCTA的更加深入研究,可以寻找到更多有关CNV活动性的生物学标志,为临床中的诊断与随访提供有力证据。——高鸽医生
申明:请各投稿医生在收集病例时,务必征询患者本人同意。本病例仅用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