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灶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后循环缺血导致的眩晕
TUhjnbcbe - 2021/3/12 11:52:00
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487.html

后循环缺血导致的眩晕症状是眩晕鉴别诊断中不容忽视的一大类别,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对于这类脑血管病造成的眩晕,临床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鉴别要点呢?一起学习一下。

「孤立性眩晕」指患者具有典型的发作性或持续性眩晕,但不伴有其他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及体征,如肢体功能障碍、面部麻木、口角歪斜、复视、构音障碍等,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多汗、心慌、腹泻等。

孤立性眩晕多由前庭周围性疾病所致,如前庭神经元炎、良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及偏头痛性眩晕,但目前越来越多的相应的研究显示,脑血管病,特别是后循环缺血所致的小脑、脑干梗死,在早期发病时可以表现为孤立性眩晕。而后循环缺血所致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进展快,若不能准确、及时处理,极有可能造成患者死亡。为进一步明确脑血管病所致孤立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笔者特行本文,以供同行参考。

一、发病机制及解剖结构浅析

眩晕是双侧内耳前庭神经系统紧张性放电、神经功能失衡造成的,既可能是中枢性,也可能是周围性的。如果是由椎基底动脉缺血性休克引起的,通常还会伴随其他神经症状或体征。

理论上,在结节、脑桥延髓连接处的前庭神经入髓区,以及前庭结节上的小梗死灶造成的眩晕,即使这些区域都接受内耳传入神经的信号,也不会引起其他伴随的神经症状和体征(图1)。因为近年来有研究证实,前庭神经节比脑干和小脑的其他结构更容易受缺血影响,前庭神经节外髓部的缺血可能是造成孤立性眩晕的主要机制。

此外有些罕见的情况,如绒球小脑或者岛叶皮质背侧的病灶也会造成孤立性眩晕。岛叶皮质背侧病灶造成的眩晕通常和眼球震颤无关,但是绒球小脑的病灶,和凝视诱发性眼震、非对称性动眼神经障碍等中枢性体征有关。

二、临床特点

在脑血管病所致孤立性眩晕中,以小脑梗死所致的孤立性眩晕占绝大多数,而小脑梗死所致的孤立性眩晕具有以下临床特点:

?(1)早期严重程度重,它不单体现在眩晕上,更主要体现在躯体平衡障碍方面;

?(2)早期可有头痛和剧烈呕吐,但其他自主神经症状相对不明显;

?(3)多数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同时相应的研究发现,小脑梗死所致的孤立性眩晕患者ESRS评分往往大于3分;

?(4)尽管眼球震颤阳性和肢体共济失调阳性率不足50%,但眩晕间隙期直线行走困难者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5)头部脉冲试验检查阴性通常提示前庭眼球反射正常,但AICA梗死可能出现异常。

在影像学检测上,CT对于早期小脑梗死所致的孤立性眩晕患者的诊断价值并不高,而早期的DWI成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三、临床高度怀疑脑血管病所致孤立性眩晕,应该注意什么?

第一,对于病史的采集上要做到足够细致,特别是对于那些伴有多重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自发发作、持续性眩晕老年患者,询问病史要耐心详细,不遗漏;

第二,在神经科查体中仔细寻找中枢受损的证据,尤其注意患者主诉的“隐匿区”的检查,如高级皮层智能、精神、视野及共济运动等方面;在查体上注意眼部(眼静态、眼震及眼动)检查,注意头部检查如摇头试验及HIT检查,注意原地踏步及温度试验检查;既往有多重动脉硬化危险因素、TIA、脑卒中病史的患者,当HIT、原地踏步及温度试验等检查为阴性结果时,亦应及时进行头颅核磁检查;

第三,必要的时候对患者进行动态随访跟踪,以明确患者的病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后循环缺血导致的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