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验
文献
实验
工具
SCI写作
国自然
作者:Karry
转载请注明:解螺旋·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
临床医生面临的研究困境,大部分医生手头可获得病例资源量级不够大质量不佳,而基础研究耗时耗力,可能还发不了高分文章。感觉自己被左右夹击,进退不能,于是判定临床医生是不适合做科研。
但是换个角度想,其实临床医生做出有意义研究的可能性最大,他们在一线工作,最能发现临床工作中的问题,往往能够提出更有临床意义的研究问题。而一项研究是否能够被行业认可,发表在高水平的杂志上,主要取决于研究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实验只是一个手段而已。
如果选题有价值有意义,即使是简单的实验方法、阴性的实验结果,依然可以发表到高水平的行业杂志上。
这里就有一篇年6月发表在Stroke(IF=5)上的思路简单、操作简便、结果喜忧参半(半阴半阳)的文章:CerebralMicrobleedsinMurineAmyloidAngiopathy:NaturalCourseandAnticoagulantEffects。(回复可下载文献,一周有效)
这篇文章在淀粉样变的小鼠模型中,观察抗凝药物的作用。这个内容对临床神经科医生非常有吸引力,脑小血管病、微出血、淀粉样变这些是神经科临床中非常热点的问题,而这样的研究问题也只有临床医生才提的出来。
脑小血管病变是引起老年人群缺血性脑卒中、梗死和痴呆的重要原因,而小血管病变除了引起缺血性改变,还时常引起脑内的微出血(cerebralmicrobleeds,简称CMB)。
临床医生都知道,发生在大脑深部的CMB主要与高血压小血管病变有关,而发生在脑叶的CMB主要与脑淀粉样血管病变有关。而且,CMB的存在还强烈提示后续发生颅内出血的风险增加。
在80-90岁老年人中,30%以上都会出现至少1处微出血,而老年人经常合并有房颤、静脉血栓等需要使用抗凝药物的情况。那么在这类既需要使用抗凝药物,又有CMB可能有颅内出血风险的老年人中,是否使用抗凝药物呢?这种矛盾是临床医生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篇文章研究的内容也非临床医莫属。
可能大部分人想到的针对这个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做大型、随机、对照、队列研究,观察服用抗凝药物和不用抗凝药物患者的颅内出血的情况、死亡率等,也确实有这样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那么没有大量病例资源的“我”还有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呢?
这篇文章的研究者想到了使用动物模型,APP23小鼠,一种淀粉样相关的阿尔兹海默症小鼠模型,而淀粉样血管病变是脑微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理论上APP23小鼠会出现脑微出血,因此,研究者先观察了APP23小鼠微出血的病程变化,给予抗凝药物,观察其颅内出血、死亡率等情况。
APP23小鼠微出血的位置和自然病程、性别差异
APP23小鼠先前主要用于阿尔兹海默症的研究,以微出血为主要观察目标的研究还没有。
研究者通过对小鼠进行MRI检查,在SWI序列上观察小鼠脑微出血的情况(低信号点灶状病变,这和对患者进行MRI检查的方法一模一样)。同时还进行了组织学实验,通过普鲁士蓝染色、铁染色证明了MRI上观察到的病灶确实是微出血病变。
分别在基线、3-4个月后对小鼠进行MRI检查,观察到95%的APP23小鼠在3个月时存在至少1处CMB,基线时仅有57%小鼠存在至少1处CMB。CMB分布部位,基线时,48%CMB在大脑皮层,其余在纹状体;3个月时CMB的分布与基线水平相当。
未使用抗凝药物的小鼠中,雌性小鼠在3个月时CMB的数量和体积明显高于雄性小鼠。
确定APP23小鼠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剂量
测量4种不同剂量华法林给药后小鼠INR值,INR目标达到2.2-4.0。3.1-mg/L组33%小鼠达标,3.-mg/L组40%小鼠达标,3.25-mg/L组61%小鼠达标,3.5-mg/L组20%小鼠达标。
不过这次实验未能检测出组间差异,所以研究者又在7天后检测3.25-mg/L组的INR值,这回%小鼠的INR落在目标区间内,且尾静脉出血时间比对照组显著延长,于是确定3.25-mg/L华法林为后续实验的最适剂量。
口服抗凝药对APP23小鼠CMB的影响
给小鼠口服华法林(W)和达比加群(DE)3-4月后,用药组APP23小鼠CMB的数量和体积没有比对照组增加,达比加群和华法林组也没有明显差异,提示二者长期服用不会引起APP小鼠CMB增加。
口服抗凝药对APP23小鼠颅内出血和死亡率的影响
服用华法林有导致APP23小鼠死亡增加的倾向,但是与对照组和达比加群组未形成显著统计学差异。对死亡小鼠的脑组织检查,发现服用华法林组小鼠脑内大出血灶明显多于对照组和达比加群组。这说明华法林导致APP23小鼠颅内大出血增加。
文章做到这就做完啦!总结文章用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就是APP23小鼠、MRI、脑组织切片染色,然后观察,没有更多了!这样的研究问题,临床医生更容易想到,稍微辅助以基础研究的动物实验就可以获得一个非常简单易行的研究切入点。
福利:长按识别下方
灵光?复方樟柳碱,一款正式上市17年时间,眼科临床实际应用超过44年的眼科专用化学药注射剂,或许您听过、用过,但是您对他的了解是否准确,是否全面呢?关于复方樟柳碱的N个误解,您中了几个呢?下面且听小编为您一一道来。
1
误解一: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是中药?
澄清:复方樟柳碱由盐酸普鲁卡因和氢溴酸樟柳碱复方而成,盐酸普鲁卡因和氢溴酸樟柳碱都是化学合成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的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是地地道道的化学药。
2
误解二: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是扩张血管药?
澄清:药理学实验证实复方樟柳碱的主要药理作用是恢复微血管自律运动,降低血液粘度,而不是扩张血管药。外周扩张血管药应用于眼缺血存在较大争议,因为全身应用外周扩张血管药,且没有进行有效的补液(眼科医生一般很少注重补液),的情况下,会引起血压的下降,进而引起眼部灌注的下降,加重缺血。
3
误解三: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樟柳碱?
澄清:复方樟柳碱每支2ml,含有氢溴酸樟柳碱0.2mg,盐酸普鲁卡因20mg,因此主要成分是盐酸普鲁卡因。
4
误解四:复方樟柳碱中盐酸普鲁卡因是用于止疼的?
澄清:打麻药的时候疼吗?很疼。是的,注射剂中加入局麻药是不能解决注射疼痛的。要用普鲁卡因减轻注射疼痛,应该在注射前3-5分钟使用,等局部麻醉效应发挥再进行注射,而不是直接加入普鲁卡因。在复方樟柳碱中,盐酸普鲁卡因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循环、保护神经,具体内容详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