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物华天宝middot第期双通路
TUhjnbcbe - 2021/4/13 13:21:00

第期

作者:孙锐*刘健孙瑄刘爱华

单位:医院(*内蒙医院)

通讯作者刘爱华;关峰协助整理

导读

椎-基底动脉汇合部狭窄的介入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手术治疗难度大,出现血管破裂、动脉夹层等并发症几率高。手术过程中扩张一侧椎动脉V4段时可能造成对侧椎动脉V4段闭塞。本例中应用双通路技术,治疗一侧椎动脉时,提前保护对侧椎动脉。在导丝保护对侧椎动脉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延长治疗侧球囊扩张时间,提升手术疗效和安全性。另外,双通路技术能够同时注射造影剂,更全面准确评估介入手术治疗前后的效果。

病情简介患者,男,59岁。主诉:走路不稳,言语不利,复视26天。现病史:患者于2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走路不稳,言语不利,复视,医院住院,诊断为脑梗死,椎基底动脉汇合处狭窄,住院16天后明显好转,为进一步治疗,今来我院。发病以来,无意识障碍,无明显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饮食可,睡眠可,二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史:高血压病史8年余,最高血压/mmHg,不规律口服卡托普利等降压药物,血压控制不满意,否认冠心病史,否认糖尿病病史。体格检查:构音不清,视物模糊,步态不稳。个人史:有长期吸烟饮酒史。家族史:患者儿子患高血压,最高血压/mmHg。辅助检查:脑血管相关检查头颅CT及CTA示脑内多发梗死灶,多发脑动脉狭窄;

DSA示双侧椎动脉段末段,基底动脉起始部显著狭窄。

CTA(.2.2,医院)

高分辨MR

CTA

术前诊断:

1.椎基底动脉汇合部重度狭窄

2.脑梗死

3.高血压

术前用药:

阿司匹林肠溶片mgqd(1月)

氯吡咯雷片75mgqd(1月)

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qd(1月)

手术方案:

造影明确诊断及解剖关系,必要时血管成形

手术指征:

椎基底动脉狭窄,脑梗死,低灌注

手术风险:

动脉夹层、血管闭塞,穿支闭塞

斑块脱落导致栓塞事件

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

术后残留狭窄

高灌注,脑出血等

手术过程:

术中造影

DSA(医院-.02.08)右侧颈总动脉

右侧椎-基底动脉

左侧椎动脉

左侧颈总动脉

治疗:双侧股动脉穿刺,沿Guiding导管将Synchro微导丝(0.in×cm)至右侧椎动脉V2段,在路径图引导下将微导丝通过右椎动脉V4狭窄段,导丝头端送至右侧大脑后动脉P2段,目的为球扩左侧V4时,保护右侧V4。

沿Guiding导管将Synchro微导丝(0.in×cm)配合微导管送至左侧椎动脉V2段,在路径图引导下将微导管配合微导丝通过左侧椎动脉V4狭窄段,导丝头端送至左侧大脑后动脉P2段

沿微导丝送入球囊(2.0mm×9.0mm)至左侧V4狭窄处。

对位准确后球囊逐渐加压至6atm,持续20秒。

抽瘪球囊,造影示残余狭窄约75%,前向血流(TICI分级3级),撤出球囊导管,微导丝保留在原位置。

同样技术操作,行右侧椎动脉V4段球扩。

球扩后,造影示残余狭窄约70%,前向血流TICI3级,撤出球囊导管,微导丝保留在原位置。

双侧椎动脉同时造影,左侧V4残余狭窄较重。

为进一步改善左侧V4段狭窄,同样操作沿微导丝送入球囊(2.25mm×9.0mm)至狭窄处,对位准确后球囊逐渐加压至7atm,持续20秒。

抽瘪球囊,造影示残余狭窄约40%,前向血流好(TICI分级3级)。

所用材料Synchro微导丝(0.in×cm)球囊(2.0mm×9.0mm)

球囊(2.25mm×9.0mm)

手术经过:全麻成功,右股动脉置入5F动脉鞘。沿动脉鞘送入cm泥鳅导丝+5F单弯导管造影,可见右侧推动脉V4段重度狭窄,前向血流2b级,左侧椎动脉V4段次全闭塞,前向血流2a级,6F动脉鞘置换5F,同时穿刺左侧股动脉,置入6F动脉鞘。沿Guiding导管将Synchro微导丝(0.in×cm)至右侧椎动脉V2段,在路径图引导下将微导丝通过右椎动脉V4狭窄段,导丝头端送至右侧大脑后动脉P2段,同样技术操作,沿微导丝送入球囊(2.0mm×9.0mm)至左V4段狭窄处,对位准确后球囊逐渐加压至6atm,持续20秒,快速抽瘪球囊,造影示残余狭窄约75%,前向血流TICI2b级,撤出球囊导管,微导丝保留在原位置。同样技术操作,沿微导丝送入球囊(2.0mm×9.0mm)至右V4段狭窄处,球扩后造影示残余狭窄约50%,前向血流TICI分级3级,观察5分钟,再次造影可见血流通畅,无急性血栓形成,狭窄处回缩不明显,为进一步改善左侧V4段狭窄,同样操作沿微导丝送入球囊(2.25mm×9.0mm)至狭窄处,对位准确后球囊逐渐加压至7atm,持续20秒,快速抽瘪球囊,造影示残余狭窄约40%,前向血流(TICI分级3级),撤出球囊导管,微导丝保留在原位置。观察5分钟,再次造影可见血流通畅,无急性血栓形成,狭窄处回缩不明显。经双侧导引导管造影,双侧椎基底动脉前向血流3级。使用封堵器封堵双侧股动脉穿刺点,结束手术,解除全麻后,患者查体:无不适主诉,神清语利,四肢末端活动正常,安返病房。印象:经皮穿刺双V4段球囊扩张术,右V4狭窄率约95%,术后残余狭窄率约50%。左V4段次全闭塞,术后残余狭窄率约40%。术者思考: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椎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其中椎动脉狭窄最易累及的部位为颅内椎动脉。临床实践表明,传统药物治疗的椎动脉狭窄患者仍具有较高的脑卒中发生率。伴随介入技术和材料的发展,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操作具有简单、微创、复发率低等明显优势,使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在椎动脉颅内段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后循环也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缺血导致脑缺血或脑梗死,临床症状包括眩晕、肢体/头面部麻木、肢体无力、呕吐、行走不稳、视力障碍等。椎基底两侧动脉血流量对大、小脑后部供血有重要意义,当患者椎动脉一侧V3-V4段重度狭窄或闭塞时极易引发缺血性脑卒中。因此,临床尽早干预,有效降低缺血脑卒中发生风险。该患者为双侧V4重度狭窄,且近期发生脑梗死,属于极高危人群,符合介入治疗指征,手术重点及风险主要在于扩张一侧V4时可能使对侧V4闭塞,所以我们使用双通路技术,治疗一侧时,提前保护对侧,在导丝保护对侧椎动脉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适当延长治疗侧球扩时间,使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增加,另外,在观察狭窄及治疗后改善效果时,双通路技术同时注射造影剂,可更准确的评估血流及狭窄情况。考虑到置入支架后可能有穿支事件,且需长期双抗,以及支架内血栓,支架内再狭窄等可能发生,该例患者球扩后血流改善明显,所以未置入支架。

专栏主编

刘爱华

主任医师教授

博导博士后导师

医院神经介入中心*支部书记兼一病区主任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医工结合研究室负责人

北京市神经介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建书记兼秘书长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工结合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神经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生物医药秘书长

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秘书长兼青委会主任委员

获中国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人物、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奖,入选“北京登峰团队”、“北京高层次人才”、“北京学科骨干”、“北京科技新星”等,脑血管病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等奖项7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篇(其中Neurology、Stroke等SCI论文74篇),已获国家专利8项,培养硕士生14名,博士生9名,博士后1名。

神经介入在线作为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的官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物华天宝middot第期双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