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一组由于脑部血管病变或全身血液循环紊乱所致的脑组织供血障碍性疾病,又称急性脑血管病。以急性脑功能损害为特征、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如瘫痪、失语)为共性,特点为发病急、病情演变快,致死率、致残率高。
一、脑卒中概述
(一)流行情况
年,我国城乡人口心血管病死亡率为47.2/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39.0/10万;到年,心血管病死亡率为87.9/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9/10万,死亡率明显增高。现存脑卒中患者万,每年新发万。现存的万脑卒中患者中有75%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40%重度残疾,全国每年死亡万人以上。急性脑血管病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构成当今人类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二)危险因素
急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高龄、精神紧张、酗酒、吸烟、肥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代谢综合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盐、高脂、低钙、少纤维素饮食)等。口服避孕药增加患病的危险性。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人,脑出血常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及过度疲劳等因素而诱发;脑血栓形成发病多于夜间血流缓慢时发生。
二、脑卒中的临床特征
急性脑血管病按病损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又称脑梗塞,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硬化、颈动脉或椎一基底动脉狭窄、血液流变学异常等。临床上发病最多的是脑出血和脑血栓形成。
(一)临床表现
1.脑出血
脑出血多在白天活动或情绪激动时骤然起病。急性期主要症状有头痛、呕吐,立即出现意识障碍、颜面潮红、呼吸深沉带有鼾音、脉搏缓慢有力、血压升高、全身大汗、大小便失禁。内囊出血有典型的“三偏征”,即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若出血灶在优势半球则有失语,下丘脑受累时可导致应激性溃疡而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桥脑出血可因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及呼吸中枢受损而出现持续高热和呼吸无规律,出血量大时可破入第四脑室而迅速呈深昏迷,查体见交叉性瘫痪或四肢瘫、瞳孔缩小呈针尖样;小脑出血表现为眩晕、呕吐频繁、枕部疼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脑出血的症状常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严重病例可在短时间内因脑疝形成而死亡。
2.脑血栓形成
可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先兆,病情进展缓慢,一般无意识障碍,常在夜间睡眠时发生,于次晨起床时发现肢体瘫痪。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病变表现为同侧大脑半球受损而引起对侧“三偏症”;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变表现为脑干和小脑受损,多有交叉性瘫痪、共济失调等。上述表现突然起病,一般仅维持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症状、体征在24小时消失的,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此现象应引起人们的重视,积极治疗,可减少脑血管病发生的机会。
(二)治疗与康复
脑卒中的急性期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为主。恢复期主要以康复锻炼为主,以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