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新明,姜波,王天保,宋立刚,马宁
单位:首都医科医院
医院颅内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团队周记
(.3.19-.3.23)
本周我们汇报一例左大脑中动脉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病例,诊治过程具体如下。
病例详情
患者,男,60岁。主因“言语表达障碍伴反应迟钝2周”入院。2周前患者出现言语障碍,表现为言语错乱及言语欠流利,伴反应迟钝,医院。
行头颅CT平扫:左颞叶脑梗死(图1)。
图1
头颅MRA:左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图2)。
图2
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等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
既往史:2型糖尿病病史5年。有长期饮酒史。
查体: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余未见阳性体征。
化验检查:LDL:1.13mmol/L,空腹血糖:7.2mmol/L,糖化血红蛋白:7.1%。
入院后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拜阿司匹林肠溶片mg1次/日+氯吡格雷片75mg1次/日)、降脂稳斑(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次/日)等治疗。
CT:左颞叶小梗死灶,与外院对比无明显变化。(图3)
图3
CTA:左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图4,图5)。
图4
图5
前循环CT灌注:左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低灌注(图6)。
图6
DSA:左颈内动脉造影示左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狭窄率约85%,狭窄长度约6mm;右颈总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双侧锁骨下动造影未见明显异常(图7,8,9,10)。
图7
图8
图9
图10
术前讨论
1.患者有左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的缺血症状及梗死,影像学示左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前向血流减慢;左大脑中动脉为责任血管,有介入指征。2.狭窄局部成角,合并小的充盈缺损,考虑斑块掀起或者溃疡,提示为易损斑块。3.治疗策略:患者为左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病变长度较短,但毗邻为豆纹动脉聚集区,穿支闭塞风险相对较大,故先予小球囊预扩张,然后再酌情放置支架。4.相关风险还包括高灌注综合征,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
治疗过程简述
全麻下右股动脉入路,6F导引导管放至左颈内动脉C2段远端,术前造影示左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图11)。
图11
路径图下沿导引导管送入Synchro微导丝(0.″,cm)携Echlon-10微导管,越过狭窄至左大脑中动脉M2段,微导管造影证实在真腔(图12)。
图12
撤出Synchro微导丝,沿Echlon-10微导管送入Transend微导丝(0.″,cm),交换出微导管。沿Transend微导丝送入Ultra-soft球囊(2.0mm×20mm)于狭窄处预扩张(图13)。
图13
撤出球囊导管,沿Transend微导丝送入Apollo球扩式支架(2.5mm×8mm)(图14)。
图14
支架释放后造影示支架贴壁良好,前向血流TICI3级(图15)。
图15
观察10分钟,再次造影示:支架贴壁良好,支架内未见急性血栓形成,前向血流TICI3级(图16)。
图16
行左颈内动脉颅外段正侧位造影示:左颈内动脉通畅,未见明显血管痉挛。
术后即时头CT:左颞顶部片状异常密度(图17)。
图17
术后8小时复查头颅CT示:左颞顶部异常密度灶消失,考虑为造影剂外渗(图18)。
图18
术后CTA:左大脑中动脉支架内通畅,远端分支血管显示良好(图19,20)。
图19
图20
讨论
本例左大脑中动脉狭窄病变略有成角与斑块偏心分布有关。预先小球囊扩张,有利于了解斑块特性,利于后续支架类型和型号的选择。因局部病变短,扩张后弹性回缩明显,故选择放置稍短直径的球囊扩张支架。
我们下周继续~
大家都在看
┣缪中荣教授:机械取栓术中合并原位狭窄的补救治疗策略
┣王拥*教授:中国脑血管病疾病疾病负担和对策
┣高峰教授: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中的边支保护技术
┣蔡艺灵教授: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时间窗患者的选择和策略
┣焦力群教授:颅内动脉支架的亚洲发展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培训班
颈动脉支架植入技术培训班
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培训班
脑静脉及静脉窦病变诊断和治疗培训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