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人都有每年进行体检,而颈动脉彩超是常见的一个体检项目,尤其是中老年人,常常拿到彩超报告提示“颈动脉斑块形成”,那可怎么办?另外呢还有一些患者是因为发生了一过性的眼前发黑、看东西模糊、肢体麻木、嘴巴歪斜,以为是“中风”了,经过头颅CT或者磁共振的检查,并没有看到太多明显的异常,而进一步查颈部血管彩超提示“颈动脉斑块”,原因是它吗?我们今天来全面了解一下。看看它是什么、会怎么样、该怎么办。
颈部超声检查
1、颈动脉斑块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人体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静脉、动脉,在真个循环系统腔里面,内膜都是比较光滑的,像打磨过的地板一样,这样子血流流过的时候就能够比较通畅,血液里面的细胞、蛋白、凝血因子等才不会黏在血管壁上。但是,由于诸多的因素比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大量吸烟、年龄增长、遗传因素等的作用下,动脉血管的内膜下就会有一些胆固醇聚集在那里,当然人体也有自身的修复机制,免疫系统里面的的这些巡逻兵白细胞看到胆固醇入侵,就会想办法去吃掉它,试图消除它,当然就会在血管内膜下打起架来,这一大家不要紧,把内膜下搞得翻天覆地,炎症反应剧烈,最终战争结束了,留下了一些垃圾在这里,就形成了一个斑块,所以实质上斑块就是脂质团块。这种斑块在全身的动脉系统都可能出现比如冠脉、主动脉、下肢动脉。颈动脉是供应人的脑和面部的血管,在脖子两侧各有一根,这个主干分为两支,一支去脑里面叫颈内动脉,一支去脑外面(面部、颅骨)叫颈外动脉。斑块最爱发生在这个颈动脉分叉的三叉路口,它被内膜盖住了,看上去*颜色的。
颈动脉分叉路口,内膜斑块
2、颈动脉斑块有什么症状或者危害?
斑块逐渐增大,堵塞血管:
刚开始的斑块很小,比如说只是像血管腔里面稍微有一点点鼓起来,甚至肉眼都不容易看出来,只能通过超声测量,这种情况是不会堵塞血管的,血流仍然非常通畅;慢慢发展之后,这个凸起逐渐增大,比如堵塞超过管腔的一半,这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脑缺血的表现,严重的表现为脑梗死症状;如果超过75%或者完全堵塞,那相应这一边的大脑缺血就会更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但是有时候症状与堵塞的严重程度是不完全成比例的,因为对侧脑动脉的血流代偿的程度不一样,甚至有些人几乎完全堵塞都没有症状。
血管慢慢堵塞
斑块不稳定,斑块破裂:
稳定的斑块:斑块形成之后潜伏在内膜下,如果这个斑块比较结实,专业的说比较稳定,就不会破裂,血流通常的情况相安无事,有时可以维持数年甚至数十年。
不稳定斑块:如果这个斑块不结实,比较松散,专业的说叫做斑块不稳定,就有可能发生斑块突破内膜,掉下一小块,叫做斑块脱落,斑块上面就会形成个小凹陷(溃疡),血管就不光滑了,凹陷处可能长血栓,血栓有可能再掉下来,这样子就麻烦了,脱落的斑块丢到脑动脉里,就可能眼前发黑、看东西模糊、肢体麻木、嘴巴歪斜、半身不遂,如果掉下来的斑块比较小,这种症状可能在24小时里面就恢复了,如果是比较大的斑块,那这些症状就难说恢复到什么地步了。
斑块破裂,上面形成血栓
3、如何治疗颈动脉斑块?
第一种情况:稳定的斑块,颈动脉轻微狭窄或者没有狭窄,没有相关的脑缺血症状,一般不需要针对斑块进行治疗。只要控制那些危险因素,比如控制血压、控制血糖、高血脂需要降血脂、戒烟、不要熬夜、减肥、注意健康饮食等。至于如何判断稳定不稳定、狭窄程度,交给我们专业的医生,有一系列的评估办法。但是这种稳定斑块也是会变化的,危险因素没控制好就可能变得不稳定,所以一方面是坚持预防,另一方面是定期复查,通常每年查一次就够了,隔三差五检查彩超也没意义。
?健康生活,控制危险因素
第二种情况:斑块不稳定,不论狭窄多少,不论有没有脑缺血症状,都应该驱动“他汀类”药物治疗,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mmol/L以下,他汀不仅可以降血脂,而且可以减轻血管局部的炎症反应,是斑块稳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同时使用阿司匹林抗血栓治疗。坚持药物治疗,坚持改善生活方式,或许一段时间之后斑块又会变成稳定斑块,但是期望通过药物治疗把斑块完全消除掉是不现实的,边稳定和减小是有可能的。
?药物治疗
第三种情况:颈动脉狭窄超过50%并且有脑缺血症状或者狭窄超过75%无论有没有症状,因为这时候斑块较大,容易不稳定,形成血栓,脑缺血的可能性大,这时候仅仅通过药物的治疗,效果可能就比较有限了,应该积极寻求外科治疗手段,根据病情可能有介入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搭桥旁路手术等。
?手术治疗
看懂了吗?颈动脉斑块是一种动脉粥样硬化,稳定的、小的斑块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控制危险因素,可以维持很多年没变化;但是如果斑块增大、不稳定,出现症状,就应该积极药物治疗,主要是“他汀”降血脂稳定斑块,以及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对于严重堵塞或症状特别明显的患者,手术不得不作为最后的选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