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起,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开始发布《中国糖尿病指南》。根据糖尿病防治领域的新进展,《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每3年修订一次,至今已发布5个版本。
新指南中关于药物的更新有四个部分。在我讨论这些之前,让我先提一下上图中的字母“(A)”:这意味着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第一句话:
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一线治疗方法。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应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应始终将二甲双胍纳入糖尿病的治疗。
这句话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概述: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作为一线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这句话很清楚,第一线处理,就是前进的状态。另一部分是对上述话的补充: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本治疗,应贯穿于治疗全过程。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应始终将二甲双胍纳入糖尿病的治疗。
对于2型糖尿病,饮食、运动、心理、睡眠等生活方式相关内容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即在血糖发生变化后进行任何药物调整之前,有必要分析以往的基础治疗,即生活方式问题。
最后一句话是二甲双胍的状态。第一个是一线治疗的“总结”,接着是“解释”二甲双胍应继续用于糖尿病的治疗,除非有禁忌。
第二句:
用一种降糖药治疗血糖不达标的患者,用两种甚至三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治疗。胰岛素也可以添加到治疗中。
解读:
这句话告诉大家的是:“不行就招呼人帮忙,别一个人硬挺!”
临床路径图,它清楚地告诉我们,如果一线治疗的“生活方式+二甲双胍”未达到标准,二线治疗的开始,也就是说,在原始的基础治疗(生活方式+二甲双胍),药物与不同机制的行动将被添加到“帮助”。这些药物包括口服促分泌剂、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噻唑烷二酮胰岛素增敏剂或SGLT2抑制剂。它们还包括可注射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和胰岛素(其中胰岛素推荐作为基础胰岛素)。
第二句话的实质是:标准是绝对真理,不要等待!用什么药比较好,可以选择。
当血糖在一线“生活方式加二甲双胍”治疗下不合格时,新指南明确对后续药物选择提出了两项建议,即后两句。
第三句:
合并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具有ASCVD获益证据的GLP-1受体激动剂或SGLT2抑制剂。
在解读这句话之前,我们要先解释一下“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
年,美国国家脂质协会(NLA)指南中,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包括:MI(心肌梗死)或其他ACS(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脑卒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含踝肱比<0.90),及其他有临床证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粥样硬化、继发于动脉粥样硬化的主动脉瘤、颈动脉斑块,以及管腔狭窄≥50%等。
什么是心血管高危?
在上图的第一小版块,是这样描述的:“有下列之一者,直接列为高危或极高危人群,无需再评估”。其中,有ASCVD病史的患者,直接列为“极高危”,而列为“高危”的有两条:1、年龄≥40岁的糖尿病人;2、单个危险因素极高的(略)。
如果不能符合上述的条件,则进行下一版块的评估。此版块主要是根据血脂和血压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的是10年内ASCVD发病风险。
对于中间版块评估为中危,切年龄小于55岁的,后面是评估“余生风险”。符合其中两条的,就是ASCVD高危人群。在这个框框中,很多糖友都是“高危”的,因为:肥胖很常见,吸烟很常见,高密度脂蛋白偏低很常见,2级高血压在年轻人中也很常见。
当已经是糖友的您,具备上述的“合并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的时候,在血糖用药调整上,要做何建议?
答:
不论其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具有ASCVD获益证据的GLP-1受体激动剂或SGLT2抑制剂。
解读:
1.GLP-1受体激动剂或SGLT2抑制剂ASCVD受益的证据的基础上应该添加二甲双胍,无论血糖是否达到标准,即使血糖控制标准,只要没有禁忌。
“绿灯”已经开了。
2.前提只有一个:“只要没有禁忌症”。你可以看看说明书上的“禁忌证”。
3.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GLP-1受体激动剂或SGLT2抑制剂是一种“低血糖低风险治疗策略”,因此低血糖可以放心。换句话说,使用二甲双胍,低血糖的风险是微不足道的,即使当血糖水平满足,这些药物的组合。
4.这种治疗策略,由于其作用机制,可能对肥胖患者更有意义。因此,如果将以上因素结合起来,更适合肥胖的糖友:降糖+减肥+减肥+降压+稳心。
5.添加GLP-1受体激动剂或SGLT2抑制剂,证明ASCVD有好处。如何在这两种药物中进行选择?前者是注射,后者是口服,副作用是不同的。具体的选择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患者的意愿来做出。
排位顺序还是有先后的(如上图)。
第四句:
合并CKD或心衰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SGLT2抑制剂。合并CKD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不能使用SGLT2抑制剂,可考虑选用GLP-1受体激动剂。
CKD----慢性肾脏疾病的代名词。
这是百度中对“CKD”概念的阐释,是对绝大多数肾脏疾病的统称,写在《糖尿病指南》中,它既包括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害,也包括各种肾脏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不同状态。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可以当成是一个硬性指标,也就是说:肾小球滤过率达到这个指标,就是肾脏损害比较严重的一种状态的了------可以定位为中度肾脏功能损害。
文章中还有心衰,是心脏功能的一种诊断。
解读:
1、合并CKD或心衰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SGLT2抑制剂。
同样是“不论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该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SGLT2抑制剂”。这里没有提到“GLP-1受体激动剂”。但是,在后面有一个补充:
合并CKD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不能使用SGLT2抑制剂,可考虑选用GLP-1受体激动剂。
这个补充内容讲得也很明白。合并慢性肾脏病(CKD)的2型糖尿病,如果不能使用“SGLT2抑制剂”,可以考虑选用“GLP1-受体激动剂”。
我们再看看GLP-1受体激动剂在肾脏方面的建议:----来自《指南共识:GLP-1受体激动剂临床应用专家意见》
2、对2型糖尿病人心衰时的药物推荐,没有具体说到心衰的轻重程度。在药物推荐品种上,只提到了“SGLT2抑制剂”,并没有涉及到“GLP-1受体激动剂”。
母亲节好物推荐
陆点壹6.8折
(含6种国产专利菌株)
复合益生菌固体饮料
调节血糖,血脂
改善肠道微环境,促进消化,降低体脂
添加活菌超亿
安全可靠已通过国家备案编码菌株
三层包埋技术,确保益生菌活性
适应人群:肥胖,需要饮食管理,代谢异常,倡导为缓解肠道环境絮乱等人群
活动时间:5.6-5.30
编辑:Gracie
审核:MrsRao
本文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