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异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也就是说,心肌缺血其实是一种病理状态,也即症状而非疾病,是病理过程的后果。正常情况下,心肌血液供需是相对平衡的,而任何原因导致的供需失衡都会引发心肌缺血,其中最常见的病因为冠心病。也因此,很多患者在被查出心肌缺血时,常会心存忧虑。
其实,心肌缺血很常见,有时候可以将其理解为是心电图的一种表现。临床上,心电图呈现ST-T波等的改变,即可诊断为心肌缺血。但是,仅凭心电图显示为心肌缺血,就诊断患者为冠心病,却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冠心病所致心肌缺血的诊断
心电图捕捉的是患者进行检查时的心电活动,若此时患者有心脏不适症状,可能就会有心电图异常表现。而此刻患者出现异常表现的原因并非一定是心脏病,也可能是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或外界干扰所致。心电图测试本身会受诸多因素的干扰,如心电图基线不稳、呼吸因素、电解质紊乱和心理因素等。这使得健康人群中也有10%-30%的几率出现心电图变化。
因此,既往没有心脏疾病且没有明显心脏不适症状时,心电图检查为心肌缺血多没有临床意义,对于该类人群而言,一般无需治疗。虽如此,因为冠心病、心肌梗死导致的心肌缺血却会有致命风险。那么,如何判断心肌缺血是否为冠心病所致呢?
1、根据症状初步判断:其实,更为负责、专业的医生在诊断心肌缺血时也会问诊患者的症状,而非只是单纯通过心电图变化来告知患者有心肌缺血,不负责的诊断结果只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恐慌。而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更不能如此。
冠心病发生时,一般血管狭窄>75%,才有心肌缺血的症状出现。其常见症状为心慌、胸闷、气短,表现为稍微一动就感觉气促、呼吸困难或平卧时感觉憋气,需坐起缓解;胸痛,最典型症状,表现为心前区闷痛、压榨性疼痛,可伴有大汗,在运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胸痛可放射至后背、左肩、左臂等部位。
部分患者会出现莫名的乏力、困倦;出现与运动相关的牙痛、咽喉痛、上腹痛等;出现恶心、呕吐等胃部不适症状。
需注意,一般心肌缺血导致的胸痛持续3—5分钟,在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有效缓解,若持续时间较长,甚至超过20min,服用硝酸甘油后也无法缓解,需警惕心梗发生的可能。另外,偶发的心慌、胸闷多是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频发才更有诊断意义。
2、进一步的检查:心电图虽最常用,但无法明确诊断。对于心电图诊断有心肌缺血的表现,且患者具有以上症状时,应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常用手段包括心脏彩超、心肌核素显像、冠脉CTA以及冠脉造影等。其中,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一般是在做完前几项检查后,基本判断冠心病后最终确诊的检查方式,高度怀疑冠心病时建议进行该项检查。
精彩推荐
冠心病早期症状是什么5大症状要注意
冠心病早期症状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冠心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