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取栓(MT)已成为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标准治疗方法。改良灌注评分(modifiedTreatmentinCerebralIschemia,mTICI)2b或3再通与良好的临床结果显著相关,推荐的技术成功的血管造影目标终点是mTICI2b或3。随着取栓支架和抽吸导管等MT设备的不断发展,再通率显著提高,在最近的试验中达到了约80%。然而,不成功的再通仍可能发生。
在以前的报告中,近端闭塞如颈内动脉(ICA)和大脑中动脉(MCA)M1段闭塞,与成功再通相关。在计算机断层扫描上以高密度信号出现,在T2*梯度回波磁共振成像上以低强度信号(称为磁化血管信号)出现,预示再通成功。相反,解剖通路困难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报道与不成功的再通有关。然而,与成功或不成功再通相关的患者背景因素仍不清楚。识别与不成功再通相关的背景因素对于改进MT处理策略很重要。此外,如果这些因素可以改变,卒中发作前的适当处理可能会增加大血管闭塞患者成功再通的可能性。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阐明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MT再通失败相关的患者因素。
方法
这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是年4月至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MT的例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MT术后成功复通定义为mTICI2b或3级,复通未成功定义为mTICI0–2a级。分析了几个因素评估其对再通率的影响,包括:性别,危险因素(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历史,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纤颤和吸烟[过去和现在]),卒中发作前的抗血小板药和抗凝剂,入院时的BMI,卒中前改良的Rankin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初始卒中量表评分,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包括深部白质病变,闭塞的血管(颈总动脉,ICA和MCA的M1-3段),是否使用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了静脉溶栓,机械取栓,从卒中发作到入院的时间,从入院到股动脉穿刺的时间,从股动脉穿刺到再次恢复血流的时间,以及根据急性卒中治疗标准的ORG试验得出的卒中亚型。
高血压的定义是存在阳性病史或药物治疗,或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90mmHg)持续升高。血脂异常定义为当前的药物治疗,或血清甘油三酯水平≥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mg/d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40mg/dL。糖尿病定义为存在阳性病史或药物治疗,或空腹血糖≥mg/dL,或随机血糖≥mg/dL。MT使用取栓支架和/或直接抽吸首过技术以Penumbra系统(Penumbra,Alameda,CA,美国)作为首选进行。设备的选择由每个手术者决定。所有临床信息均从病历中回顾性收集。统计分析使用分类精确变量的Fisher精确检验和连续变量的Mann-WhitneyU检验来检验组之间的差异。为了评估每个变量的独立变量,我们进行了多元逻辑回归分析。使用包括所有变量的向后逐步回归模型,并计算OR和95%CI。提出了在向后选择后仍显着(p0.05)的变量。此外,我们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评估不同术者(有或没有5年以上经验的术者)之间的再通率的差异。
结果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9岁,女性为55岁(46.2%),男性为64岁(53.8%)。表1显示了成功和不成功的再通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88例患者(73.9%)成功实现了再通。虽然差异不显著,不成功再通的患者往往是年轻(平均81和75年,p=0.17),更多的远端血管闭塞(MCA的M2-3段,23.9和38.7%,p=0.16),更长的发病到入院的时间院(中位数和分钟,p=0.12),心源性栓塞发生率较低(72.7比54.8%,p=0.)。多元分析显示,女性(OR3.18;95%CI1.12–9.02,p=0.),高血压病史(OR4.84;95%CI1.32–17.8,p=0.),M2-3闭塞(OR4.26);95%CI1.36–13.3,p=0.),以及从股动脉穿刺到再通的时间(每增加10分钟,或OR1.22;95%CI1.09–1.37,p0.)独立地与再通失败相关(表2)。所有敏感性分析均显示这4个因素与每个患者组再通失败之间存在相似的关联。请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