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灶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临床常见抗血小板药物,医生该如何选择
TUhjnbcbe - 2021/8/19 2:00:00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一直位居我国首位,每5例死亡患者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因此抗栓治疗刻不容缓[1]。目前常用抗血小板药物包括血栓素A2抑制剂阿司匹林、P2Y12受体抑制剂氯吡格雷以及非噻吩吡啶类替格瑞洛。那么在临床实践中,这三类药物该如何选择呢?

ASCVD二级预防时,单药首选阿司匹林,联合用药以阿司匹林为基石

目前,临床上按照心血管疾病的危急程度以及是否接受过介入治疗,可将需要进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二级预防的患者分为三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ACS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以及慢性冠脉综合征(CCS)患者。

对于ACS患者而言,无禁忌者均应立即服用阿司匹林(第一次mg,维持剂量75~mg),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需联合使用一种P2Y12受体拮抗剂至少12个月。其中,P2Y12受体拮抗剂首选替格瑞洛,不能使用替格瑞洛的患者,可以使用氯吡格雷(图1)[2]。

图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关于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建议

ACS患者行PCI术后,应使用阿司匹林75~mg+替格瑞洛/普拉格雷(当这2种新型P2Y12受体抑制剂禁忌或不可用时,可以选择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治疗12个月,除非有极高出血风险等禁忌证(图2)[3]。

而且,XIENCE28和XIENCE90两项研究结果显示[4],在使用药物洗脱支架的高出血风险的患者中,与标准的12个月DAPT治疗方案相比,DAPT治疗1或3个月后改成单用阿司匹林长期治疗,可显著降低PCI术后大出血风险,且不增加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支架内血栓的风险。

图2《ESCSTEMI患者管理指南》关于ACS后行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建议

对于CCS患者而言,应将阿司匹林75~mg作为长期二级预防的基石。对于有或没有症状的周围血管疾病(PAD)或有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的患者,可以考虑每天75mg氯吡格雷[5](图3)。

图3《ESCCCS诊断和管理指南》关于C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建议

ASCVD一级预防时明确高危人群,精准使用阿司匹林获益更大

对于ASCVD风险≥10%的高危患者,《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建议[6],在10年ASCVD为高危的基础上,40~70岁的患者如合并至少1项风险增强因素,且无高出血风险的情况下,可考虑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75~mg/d,进行ASCVD一级预防(表1)。

表1《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中阿司匹林的一级预防使用建议

此外,对于高危/极高危心血管风险的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者,建议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d)进行一级预防[7]。

如何应对抗血小板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血小板药物选择除了要考虑疗效,还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床常见抗血小板药物,医生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