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隔缺血适应是一种通过器械对双侧上肢进行反复、间断、有规律的血流阻断与开放训练,提高人体心、脑等重要器官组织对长期慢性缺血/缺氧或未来突发严重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用于预防或治疗缺血/缺氧性疾病。就远隔缺血适应的研究、应用等问题,记者采访了医院吉训明教授。
研究背景临床上,一些问题临床干预解决不了,比如部分脑动脉严重狭窄患者,放完支架以后仍然有症状,如头晕、短暂脑缺血发作、小卒中,甚至脑卒中复发。一些脑小血管疾病,引起脑白质变性,造成记忆力下降,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为了预防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需要长期大剂量使用抗血小板和降脂药物,长期服用会担心肝肾损伤副作用。针对这些问题,吉教授团队在首都医科大学低氧医学研究所吕国蔚教授60多年低氧适应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双上肢缺血预适应脑保护的训练治疗方法。这种非药物、简单、便捷、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可以让患者在家里或者在工作单位应用,且其不但能治病,更能防病、健身。一些老专家称之为“强心健脑”。
研究进展脑大血管
中国人脑卒中患者的血管狭窄或闭塞部位与欧美不同。欧美卒中患者91%的血管狭窄或堵塞发生在颅外,中国人血管堵塞56%~60%发生于颅内。颅内血管狭窄后,无论支架置入还是手术搭桥,其适应症、并发症均难以令临床医生和患者满意,患者也很难承受大剂量强化药物治疗的副作用。这种情况下,研究发现,持续一年的训练,能够使最容易发生卒中复发的颅内动脉重度狭窄卒中患者的年复发率大幅度下降,从23%下降到5%。
脑小血管
脑小血管硬化会引起脑白质变性、老年痴呆、记忆下降、睡眠不良,以及性格、脾气变化,甚至会发生走路不稳和摔倒等意外。脑小血管病变占卒中的25%,国内外均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吉教授团队通过三个不同人群的持续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远隔缺血预适应能够使脑白质变性发生逆转,使患者的认知、警觉得到改善,甚至对长期住在高原的人群,如士兵,通过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能够提升警觉性和执行力。该研究成果年被Stroke杂志评选为十大进展之一。
围手术期
不少发生颈动脉狭窄或颅内狭窄的患者会选择手术治疗,手术并发症在所难免。吉教授团队研究发现,术前两周应用远隔缺血适应治疗,能够使围手术期并发症大幅度下降,这一结果发表在心脑血管临床权威期刊Circulation杂志上,引起包括美国院士在内的国内外专家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