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实验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能否通过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增强神经干细胞(NSC)移植修复脑缺血损伤的治疗效果。
02
实验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NSC移植治疗组(NSC组)、丹红注射液组(DH组)、NSC+丹红注射液组(N+D组)、NSC+丹红注射液组+ML组(N+D+M组)和PBS对照组(PBS组)。
03
实验指标
1、神经干细胞GFP检测
荧光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带有GFP标记的NSC球,传了5代后仍然能够完全表达GFP,表明来自于转基因大鼠的NSC能够稳定表达GFP。2、各组大鼠NSC移植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在NSC移植术前,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2、4周时,与PBS组比较,NSC组、DH组和N+D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均为P0.05)。N+D+M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均略高于PBS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N+D+M组比较,NSC组、DH组和N+D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均为P0.05)。
?3、各组大鼠NSC移植术前、术后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比较
???????与PBS组比较,NSC组、DH组和N+D组的MDA水平均降低,SOD和GPX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
N+D+M组的GPX水平较PBS组降低(P0.05),MDA和SOD水平与PB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与N+D+M组比较,NSC组、DH组和N+D组的MDA水平均降低,SOD和GPX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
4、各组大鼠NSC移植术后4周NSC存活情况
NSC移植术后4周,移植到大鼠脑内的NSC能够迁移至脑梗死区域并存活,同时表达了神经元标志物NeuN和新生血管标志物vWF。
N+D+M组的NSC存活数量少于NSC组和N+D组,进一步表明改善氧化应激微环境能够提高移植干细胞的存活率,进而提升NSC治疗效果。
04
实验结论
综述,NSC移植治疗脑缺血损伤具有明确的疗效,丹红注射液联合NSC移植治疗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原因可能为丹红注射液通过调控Nrf2信号通路改善干细胞移植微环境,增加移植干细胞的存活率。本研究结果将为优化神经损伤的干细胞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