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在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趋向年轻化。
脑卒中俗称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是指急性起病,症状持续时间至少24小时,由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根据脑卒中的病理机制和过程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即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两大类。
根据病情的轻重和症状的持续时间,又可以将缺血性脑卒中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RIND)、完全性卒中(CS)三大类。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症状持续时间短,可反复发作,一天数次或数十次,但可自行缓解,不留后遗症。脑内无明显梗死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又分为颈内动脉缺血和椎管动脉缺血。
2
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RIND):与TIA的临床表现相同,但症状的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有的患者可达数天或数十天,患者的运动、感觉、语言等功能可逐渐的、完全地恢复。可有小的梗死灶,大部分为可逆性病变。
3
完全性脑卒中(CS):患者症状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RIND)严重,并不断恶化,常伴有意识障碍。脑部常出现明显的梗死灶。患者的运动、感觉、语言等功能无法完全恢复。
脑卒中后患者会遗留运动、感觉、言语、吞咽、认知、心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
1
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功能障碍之一,多表现为一侧肢体不同程度的瘫痪或无力,无法正常运动。
2
感觉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痛温觉、触觉、运动觉、位置觉、实体觉和图形觉减退或消失。
3
言语功能障碍:主要表现患者发音不准、吐字不清,并且对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障碍,对文字的阅读和书写能力障碍,发音不准,吐字不清,鼻音过重等言语特征的改变。
4
吞咽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一口食物分几次才能咽下、吞咽时咳嗽或吞咽时咽喉部有异物感等进食困难的症状。
5
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分不清上午下午以及自己所处的地点,有些患者甚至连常见的猫、狗、桌椅等常见的物品都不能正确地认识。
6
心理障碍:脑卒中后的心理障碍大致可以分为震惊期、否定期、抑郁期、反对独立期、适应期。有的患者可以经历5个时期的全部过程,也有的患者可能只经历其中1-2个时期。
7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障碍:脑卒中患者由于吞咽、运动、言语、感觉、认知等功能障碍,患者常会出现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从而影响其生存质量。
8
其他障碍
1.二便障碍:脑卒中后,患者常伴有尿失禁、尿潴留、便秘、腹泻等排便异常。
2.面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额纹消失、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等表情肌运动障碍。
3.废用综合征:因患者长期卧床或活动不便常会引起运动量过少,从而导致患者肌肉萎缩、肢体僵硬、骨质疏松等并发症,造成患者某些功能缺失。
4.过用综合征:过度劳累及过度使用,常发生在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期。恢复期的患者或(和)家属急用求成,运动次数及强度超过了患者实际承受的能力,进而造成患者疲劳或局部肌肉、关节等损伤。
参考文献
燕铁斌,尹安春.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吴江,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