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脑卒中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年全球疾病负担、损伤和危险因素研究的报告,脑卒中在年导致了全球万人口死亡和1亿万伤残调整寿命年的损失。中国是全球脑卒中负担最重的国家,每年大约有万新发的脑卒中患者和万人口死于脑卒中,并且带病生存的脑卒中患者高达1万。
01缺血性脑卒中令人害怕,血脂异常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需注意
1、概述
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在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脑卒中类型的43%-79%。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而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形成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
此外,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尽管积极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仍然还有很高的心血管事件残余风险,而这种残余风险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独立相关。因此,需要更加敏感的血脂参数来指导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
2、血脂异常与脑卒中
血脂异常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既往研究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尽管积极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仍然还有很高的心血管事件残余风险,而这种残余风险与其他血脂参数有关。因此,需要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更加敏感的血脂参数来指导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
然而,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尚存在争议。血脂异常时,促动脉粥样硬化微粒容易在动脉管壁滞留和积聚。同时,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纤维帽和纤维斑块的形成。
随着促动脉粥样硬化微粒继续浸润和组织坏死,导致纤维斑块内的脂质核心形成,发展为粥样斑块。炎症反应会使纤维帽变得脆弱,使得斑块容易破裂。斑块破裂时内膜下的成分暴露于血液,诱发血栓形成,阻断动脉血流,从而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研究现状
他汀类药物作为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一线治疗药物,可以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复发。这种残余风险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独立相关。
近期发表的试验也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尽管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至1.8mmol/L以下,但是在3.5年的随访时间里仍然还有8.5%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颈动脉血运重建或心血管死亡。因此,寻找更加敏感的血脂参数可能有助于指导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
02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关系,脑出血转化需知道
脑出血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大约有10-40%的患者会出现。在调整年龄、性别、居住地、受教育水平、吸烟、饮酒、运动缺乏、BMI、冠心病、心房颤动、高血压、糖尿病、既往用药史(降压药、降糖药和降脂药)和脑卒中家族史后,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联合其他血脂参数并没有明显改善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能力。
提示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这单一指标对缺血性脑卒中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能够反映所有促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之间的平衡,而促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之间比例失衡与心血管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03患者后续应该如何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疗效较好,患者需知道
尽管许多研究发现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是非传统血脂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尚不太清楚。了解非传统血脂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有助于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血脂管理。
有研究显示血清胆固醇水平太低会增加细胞膜内磷脂脂肪酸的堆积以及细胞膜对中性溶质和氢、钠离子的通透性,从而改变细胞膜的流动性,导致神经元在局部缺血应激下抵抗局部高渗和酸中*的能力下降。然而,静脉溶栓治疗会明显增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出血转化的风险,严重的脑出血转化会导致患者临床恶化和不良预后。
另外,血清胆固醇水平太低会降低血小板的聚集能力,增加出血的风险。而既往研究显示溶栓后出血转化与阿替普酶诱导的凝血障碍、再灌注损伤和血脑屏障破坏有关。因此,在平时应该积极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来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而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脂管理需慎重,避免加重急性脑损伤。
在治疗此类患者的过程中,西医原则为将血液灌注在最佳治疗时间窗内有效恢复。而由于中医学理论的应用,目前对各种急慢性疾病采用中药治疗日趋广泛。治疗原则上主张“急则治标,缓则之本”,以祛风化痰通络为主要治法,予化痰祛瘀汤治疗。
化痰祛瘀汤由法半夏、天南星、瓜蒌、石菖蒲、钩藤、桃仁、川芎、僵蚕、鸡血藤、牛膝、山楂、甘草十一味药组成。方中半夏为君,味辛性温,可温化寒痰,功尤善祛脏腑湿痰,以其为君乃取燥湿祛风化痰之意。
天南星为臣药,功可除痰下气,破积溃艰,善除经络之痰。与半夏相须为用,善治风痰之证。再配清热化痰之瓜蒌,三药合用增强方中除痰之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瓜蒌皮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脂的作用。
结语:脑卒中已经超过了心脏病,成为了我国成人死亡和残疾最常见的原因。尽管近些年脑卒中的治疗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比如静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但是大部分脑卒中患者仍遗留明显残疾或死亡。因此,减轻脑卒中负担的关键还是在于有效的脑卒中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