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荆门一医神经内科II病区副主任卢志刚博士申请的项目《从miR-24-3p调控Keap1/Nrf2信号通路探讨辛温醒脑开窍法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批准。这一成果的取得,再次奠定了荆门一医神经内科在全市内科学界的标杆地位。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是人体的指挥中枢,也是人体的“司令部”。一旦人的神经系统出了问题,轻则麻痹瘫痪,重则昏迷死亡。
荆门一医早在建院之初便开展了神经内科疾病的诊疗业务。年,神经内科从大内科独立,医院内科系统首个单设的独立专业病区。年,科室成功创建荆门市首批甲类临床重点专科。年跻身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如今,它已发展成为一个专科特色鲜明、医疗业务技术成熟,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实力型综合科室。
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科室高质量发展
人才是科室发展的基石,创新是推动科室发展的第一动力。建科以来,科室十分注重人才培养,制定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战略,有计划地选派医护人员外出进修,进修内容涉及神经科、神经病学、癫痫、神经免疫、血肿清除术、神经电生理、精神科、神经科护理等多个专业。
年科室引进一批神经康复器材,在主任医师*家彬的带领下,率先开展脑血管病后中风偏瘫的诊疗,为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福音。
年科室先后派出副主任医师张清安、主治医师杨会赴全国先进介入中心学习神经介入疗法,并从国外引进大型C臂机,率先在我市开展神经介入诊疗。
年荆门一医将神经内科优化组合为三个病区,专业更加细分,病种跨度更大,涵盖脑血管病学组、癫痫学组、神经免疫学组、神经康复学组、神经电生理学组、神经心理学组等,科室形成了由陈斌、汪保华、魏郢、张清安、卢志刚等一批中青年专家组成的学术梯队,他们带领着神经内科三个病区相互协作、共同配合、融合发展。
孜孜不倦的积累带来丰硕的学术及科研成果,近年来科室有50余篇医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完成科研课题立项近10项,获荆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资源整合学科并举打造“卒中高速路”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神经疾病的治疗领域愈发宽泛,荆门一医神经内科凭借突出的技术优势及医疗特色,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及动脉桥接取栓治疗、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断与颅内外支架植入治疗、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等疑难重症疾病的诊治方面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各项技术均处于省内同行领先水平。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疾病中占比较高的一类。早在年12月,荆门一医即被原卫生部授予湖北省首批国家脑卒医院。被授予国家脑卒医院后,该院积极整合神经内科等多学科优势,成立了荆门一医卒中中心,持续不断地改进卒中急诊救治流程,打造了一条优质、快捷的“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NT(就诊-溶栓)时间从80分钟下降至目前的32分钟。
年以来,荆门一医相继被授予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脑卒中防治筛查基地、湖北省脑医院等称号,一路领跑本地区神经内科专业。
创新技术介入治疗频创奇迹
63岁的孝感市民陈老伯,身体一直不错,近几年喜欢和老伴到处走走逛逛,饱览各地城市风光。年10月老伯和老伴来荆旅游。到达荆门的第二天,陈老伯在独自出门买早点的途中,突然倒地,神志不清。好心人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救护车风驰电掣般将陈老伯送到荆门一医南院。
“初步判断是脑卒中,先救人!”尽管没有家属陪同,在接到患者的同时荆门一医卒中中心便启动了绿色通道,神经内科卒中中心专家团队5分钟内全部到位。经急查CTA证实了医生的推测:患者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伴末端闭塞,已经严重影响了脑组织的供血。时间就是大脑,若不能及时开通血管,患者必将发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极差。抢救在争分夺秒中进行,静脉溶栓药物在患者到院后15分钟内输入到了患者体内。
由于患者的血管病变严重,仅仅应用静脉溶栓药无法控制病情的进展。得到随后赶到的患者老伴手术知情同意后,医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为患者实施了“静脉溶栓+动脉取栓桥接”治疗。手术很成功,整个过程用时不到45分钟。及时的治疗,为患者的大脑赢得了时间。患者陈老医院时,陈老伯已经能够与人正常交流,下床行走了。后期陈老伯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陈老伯和家人由衷地向荆门一医的医护团队竖起大拇指,并将一面写有“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锦旗送给了神经内科。
据了解荆门一医,从年始开展介入手术治疗,经过20多年的发展,医院介入手术水平及范围不断提高和加大,年手术量达余台,在荆门市处于领先地位。
技术实力是科室质量第一、内涵发展的核心,也是立足本地、辐射周边的信心。近年来,荆门一医神经内科相继开展了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及动脉桥接取栓治疗、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成形术等一大批市内领先、省内先进的高精尖技术,填补了相关领域的学术空白,为荆城及周边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及康复贡献了一医力量。(廖亮高愫黎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