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阿司匹林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在中国,阿司匹林可誉为“神奇的药物”,甚至还有人把阿司匹林当成保健品吃,许多中老年人甚至都有每日服用阿司匹林的习惯,许多中老年人甚至到了五十岁就很容易出现三高疾病。
有些人会用阿司匹林止痛退烧,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正所谓三分*,健康问题需要用药,谨慎很重要,了解具体的用药方法可以改善病情,同时减少危害。
因为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出现血栓,在临床上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可以预防短暂性脑缺血,避免心肌梗死。再加上近几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人每天都在服用阿司匹林。
每天一片阿司匹林的影响
首先要知道每天吃的阿司匹林是多大剂量一片,最好一片剂量在75--毫克。太小剂量达不到预防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人群或三高人群来说,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可以预防血管破裂或者是堵塞的风险,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风险。但阿司匹林的作用范围很广,但需要对症用药才能发挥作用,健康人不要乱用药,以免影响。
这种药物进入人体之后能够扩张血管,短期内能够改善头痛。尤其是可以缓解轻度或中度钝疼痛,比如说牙痛,头痛,神经痛。
阿司匹林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
1、解热
有些人在感冒发烧的时候也会服用阿司匹林,这种药物能够让体温下降,其中的药物成分可以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使得外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的循环速度,通过出汗来散热。
虽然它可以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加强过高体温时的散热过程(如扩张周围血管、出汗等),使过高体温有所下降,但却不降正常体温。
2、预防中风
阿司匹林对于血小板的聚集有抑制作用,它的适应症主要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塞复发,中风等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
甚至还起到了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就是使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改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液循环状况,改善心脑的血液供应,主要是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对身体造成这几种伤害
1、损伤胃黏膜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会容易对消化道带来一定的损伤,导致消化道粘膜内损伤,阿司匹林会容易抑制生僻,环氧酶以及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胃黏膜损伤使身体当中的胃酸分泌增多,导致胃肠功能受损。
因为胃酸弥漫到胃组织之中,胃黏膜就会出现溃疡、糜烂,还有可能引起出血和穿孔。在此提醒各位胃病患者,不要擅自服用阿司匹林。如果有所需要,也要先行询问医生的建议后,再进行服药。
2、凝血功能障碍
阿司匹林具有抗凝血功能,如果身体本身存在造血障碍的肝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患者就要避免服用该药,以免引起凝血功能减弱,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瘀血之类的情况。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西药,也是存在副作用的,但是它的优势要远远大于副作用,而且每个人的耐受性以及耐药性是不一样的,所以对身体的副作用也各不相同。
如果出现心脑血管疾病,且得不到有效缓解,其发展便会出现一些并发症,症状还可能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血管作为全身连通的主要管道,出现病症时,血液变得越发浓稠,血管壁也会变得异常脆弱,容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可以喝酒吗?
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最好是不要饮酒,因为现在市面上很多阿司匹林的品种它都是肠溶片的,也就是说在胃内不溶解,是在肠内溶解的,理论是这样,但是很多病人服用阿司匹林以后还是会出现胃部不适。酒精它能够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的损伤,严重者可以导致胃出血。
再者,酒精进入人体后需要被氧化成乙醛,再进一步被氧化成乙酸,阿司匹林妨碍乙醛氧化成乙酸,造成人体内乙醛蓄积,不仅加重发热和全身疼痛症状,还容易引起肝损伤。
阿司匹林什么时候服用好?
1、空腹还是饭后服药?
阿司匹林服用后在体内水解成水杨酸,造成消化道刺激;另外,从药理学来说,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降低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的前列腺素生成,以减轻胃肠刺激。
饭后服用尽管可以减少药物,对肠胃的直接刺激作用,但这样的服药方式会延长阿司匹林在胃里停留时间,反而加重期对肠胃的不良反应。相反饭前服用这种看似可能加重为自己的方式,却能快速地进入肠道。
2、早晨还是晚上服药?
关于阿司匹林何时服用最好,人们出现很多分歧。一般来说还是晚上吃比较好。一是晚上吃能更好地抑制血小板聚集,二是早晨脑血栓发病率高,提前吃预防,三是上午血压有高峰期,需避开血压高峰期最好。
且对于年龄小于55岁的女性,年龄小于45岁,年龄大于85岁的男性,或者是阿司匹林过敏、有消化性溃疡、出血,不等建议服用阿司匹林。
而且,并不是所有药吃了都对人体有好处,而大部分药只是缓解人体的病情,如果真的想完全治疗好病情,就要多加注意生活中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平常饮食尽量选择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生活中多运动,以汗液的方式将身体里的*素排出,减轻肝脏的负担,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